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教学设计.docx / 文档详情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教学设计.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2.6万字
约46页
0
4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教学设计.docx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教学设计

第一篇:哲学与人生第二课教学设计MANDY-LU整理创编《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MANDY-LU整理创编《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一)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1.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案例1:(多媒体展示)《Timescapes时间的风景》提问:为什么会有天天日来月往?为什么年年岁岁寒暑相推?教师:地球自转产生昼夜循环,地球公转四季更替。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日往月则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让世界停止运动。提问教师::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如果物质不是运动的,世界将会如何?譬如:地球停止自转将会如何?教师:如果地球不动了,世界将是死寂一片,毫无生命力。物质离不开运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从物体位置的移动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2.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谈到运动,自然要说到时什么在动呢?即运动的主体是什么?案例2:填填看:到底是什么在运动?生物运动的载体——();机械运动的载体——();热运动的载体——();电运动的载体——();思维运动的载体——()。案例3:(多媒体展示)《天使与魔鬼》视频剪辑——反物质运动教师:生物运动的载体是生命有机体;机械运动的载体是宏观物体;热运动的载体是分子;电运动的载体是电子;思维运动的载体是人的大脑。运动时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案例4:“风动,幡动,还是心动”慧能,佛教禅宗2MANDY-LU整理创编《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慧能和尚到广州法胜寺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印宗法师在这里讲《涅槃经》,和尚们都在寺门内坐着静心听讲。忽然一阵风,把悬挂在佛像前面的幡吹动了,飘过来,飘过去。有两个和尚看见了,议论起来。一个和尚说:“你看,风在动。”另一个说:“不对,那不是风在动,而是幡在动。”是风动还是幡动,两个人争论不休。慧能听到了,便插嘴说,“那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提问:慧能和尚的话对不对?错误在哪里?学生讨论:(略)教师: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脱离了物质的所谓“纯粹”运动是不存在的。慧能和尚认为,“心”,即人的主观意识就是一切,我的心是怎样的,外界事物就是怎样的。由于我的心在动,所以才有风动、幡动。推而广之,整个世界的运动也是由我的心动决定的。慧能和尚离开物质谈运动,把意识当做是运动的主体,否认物质(风、幡)是运动的主体,最终走向唯心主义。在实践中,我们只有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理解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运动观。3.静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事物的空间位置、某一方面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属性。案例5:(多媒体展示)《刻舟求剑》提问:客官在运动与静止关系方面犯了什么错误?教师: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应于这种变化的需要。4.物质在运动中发展案例6:(教材p13——人生感悟)贺知章的《回家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案例7:(多媒体展示)《星梦奇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二)人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产物MANDY-LU整理创编《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案例1:(多媒体展示)《女娲补天》提问:人是女娲创造的么?案例2:(多媒体展示)《人类起源》案例3:(图片展示)各朝代衣饰、建筑的演变教师:人既不是女娲创造的,也不是神创造的,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1.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3.人的意识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三)行动成就人是运动案例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人,自小未曾读书,没有文化,别人都看不起他,称他“吴下阿蒙”。他因此发愤学习,终成饱学之士。人们对吕蒙的进步十分惊讶,吕蒙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毛主席曾经高度评价吕蒙道“吕蒙如不折节读书,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当东吴统帅?我们解放军许多将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读《吕蒙传》。”提问:“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讨论:(略)教师:人生也是运动变化的,不会停滞不前,我们要积极行动,开创人生的新局面。用运动变化的眼光看待他人,理解他人的不完善、不成熟。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劳动创造了人,人的运动是有意识的。即人生重在行动,行动成就人生。案例2:(教材p16——人生感悟)“马上行动”教师:“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光总向上腾、石头总往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教学设计

文档大小:4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