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哲学故事新解.docx / 文档详情
哲学故事新解.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8万字
约32页
0
3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哲学故事新解.docx

哲学故事新解.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哲学故事新解

第一篇:哲学故事新解哲学故事新解:掩耳偷钟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春秋末年,晋国有个姓范的贵族,在政治斗争中被别的贵族打败,逃到国外去了。姓范的贵族本来是很富有的。有个人便乘机到范家去偷东西。他偷到一口大钟,背着走不方便,就拿出铁锤,要把钟敲碎。一敲,钟声很响。他又怕被别人听见,连忙把耳朵捂起来。他以为自己听不见钟声,钟的声音就没有了,别人也就不会听见了。结果,当然还是被别人发现了。这个掩耳偷钟的故事,唐朝有人曾经把它说成是偷铃,宋朝以后的许多人都跟着这样说。于是,“掩耳偷铃”或者“掩耳盗铃”就成了人们熟悉的一句成语。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笑话,以为世界上不会有这样的蠢人。在实际生活当中,做出这类蠢事的人,是常常有的。有的人不讲卫生,苍蝇爬过的食物,也照样吃下去。他说,“眼不见为净”;认为没有看见脏东西,就等于没有。然而,事实上存在的脏东西,不会因为他没看见就不存在了;病菌也不会因为得不到他的承认,就不在他的肚子里捣乱。还有人就怕别人说他的缺点,一说就生气。好像只要别人不说,特别是不当他的面说,不让他听见,缺点就不存在了。然而这样做的结果,他的缺点只能越来越多。这些人看世界上的事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为只有他们知道、他们承认的事情才存在;他们不知道、不承认,这个事情就不存在了。人们对世界上的事情有各种看法。有些是对整个世界的、带有根本性的看法,在哲学上,就叫做世界观。各种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不同的,因此也就有许多不同的世界观。比如,有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思想是从物质当中产生出来的,是物质的反映。有人却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物质,只有自己的感觉。也有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存在在他的思想里。又比如有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有人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不过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是一圈一圈地循环。还有人认为世界上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有人却认为这种变化是不可捉摸的。如此等等,有许许多多不同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是人人都有的。除了刚生下来的孩子和某些神经系统有缺陷的人(例如白痴),人总会对整个世界形成一定的看法,都会有自己的世界观。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学哲学呢?首先,因为这些世界观,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我们学哲学,是为了获得一个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其次,人们虽然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这些看法往往是不自觉、不系统的。有时候,一个人对这件事的看法和对那件事的看法还会互相矛盾。例如,那位偷钟的人,在砸钟的时候,认为自己听不见,钟的声音就不存在。我们说,这是在用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看待事物。但是,偷钟的人并没有认为那口钟也是靠自己的感觉而存在的。他没走进范家屋子的时候,虽然还没看见钟,可决不会认为那口钟在那时候是不存在。他明明白白地认为那口钟是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在别人手里是一口钟,到了他手里也是一口钟。否则,他就不会花力气去偷它了。学哲学,就是为了有一个自觉的、系统的、正确的世界观,克服那些不正确的世界观。我们对这个世界总的看法是正确的、系统的,就可以自觉地用这个看法来指导我们的思想、学习、工作,就可以得到正确的思想方法、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我们的事情就可以做得更好。正好像有各种不同的世界观一样,也有各种不同的哲学观点。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才是唯一正确的哲学。许多人觉得哲学讲的内容很神秘,看不见,摸不着,不好懂,因此不爱学。其实,哲学和其他科学一样,都是关于世界上各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不同的是,其他各门科学研究的是世界上某一种事物,或者事物的某一个方面;哲学研究的不是这些具体事物,而是关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的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哲学道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当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这本小书中收集的三十几个故事,只是这些故事中的一部分。同学们看了这些故事以后,不妨也试着分析分析其他的故事中的哲学道理。(故事见《吕氏春秋·自知》)哲学故事新解4:疑心生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有一个又笨又胆小的人,名叫涓蜀梁。一天晚上,月光很亮,涓蜀梁出门去办事。走在路上,他偶然低头一看,只见地上有个黑影。他想,不好,一定是遇到鬼了,于是拔腿就跑。那黑影老追着他。他跑多快,黑影也跑多快。他越跑越害怕。跑着跑着,他的发髻〔jì〕也跑散了。古时候的人把头发留得很长,发髻一散,头发披了下来。他看见自己披散的头发,以为又碰上一个站着的妖怪,于是又回转头向家里跑。他跑到家里,已经上气不接下气,没等坐下来,就断了气。荀子说:人自以为看见鬼的时候,多是在神志恍忽不清的时候,因为神志不清才会把有当作无,把无当作有。荀子不相信有鬼,更反对求鬼神保佑的迷信活动。他说,如果有人得了风湿病,不去找医生,而去敲鼓、杀猪、祭鬼神,那么,白白地把鼓敲破了,损失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哲学故事新解

文档大小:3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