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土壤学名山县实习报告 第一篇:土壤学名山县实习报告土壤学名山县实习报告前言:实习指导老师:张锡洲老师吴德勇老师实习时间:2009年11月9日实习地点:雅安名山县实习目的:1、掌握野外观测土壤基本形状的技能,如挖掘土壤剖面的技术、划分土壤发生层能力、描述发生层特征的能力,野外测定土壤酸碱度能力以及掌握土钻使用方法2、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并了解其类型的形成与环境的关系3、通过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如通过对4个实习点的对比分析,加强了对土壤形成过程、形成因素的认识4、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通过实习观测出的结果与理论推导出的结论对比,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5、通过实习,得出土壤与环境条件的一致性的最终结论,即一定环境条件下分布一定类型的土壤,且一定土壤类型反映一定的环境条件实习区域概况:名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终年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5.4℃,最高气温35.2℃;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年均无霜期298天;年均日照1018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2%。名山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介于东经103°2'至103°23'和北纬29°58'至30°16'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蒙顶山、莲花山、总岗山三山环列,地形地貌以台状丘陵和浅丘平坝为主,最高点1456米,最低点548米。其中海拔650米以下的浅丘平坝占总面积的22.1%,丘陵台地占61.2%,海拔800米以上的低山占16.7%。以下四个实习点的气候条件与整个名山县相比无较大差异,故不再赘述。实习过程第一个实习点:名山县电视塔1、五大成土因素概述气候、植被、地形、母质和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要素,除气候外均将一一叙述。此处的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其植被多为原生植被);针阔混交林(其植被多为次生植被),代表性植被有马尾松、铁芒箕(土壤呈酸性的只是植被)。地形:处于4-5级阶地之间的阶坡上。母质:由此处的地形可知,其母质为老冲积物(老冲积物经过风化、发育形成了黄壤)。时间:此处有卵石、鹅卵石发育,故可判断发育时间久远。根据该处土壤发育时间久远以及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可推测该处的淋溶作用强烈,使可溶性盐、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基及硅酸大量流失,造成铁铝在土内相对富集,即强烈的脱硅富铝化过程,而这也是此处的主导成土过程。2、解读土壤剖面特征首先,挖掘土壤剖面。此处有可利用自然断面,不过因其表面不真实,故应铲出新的断面。土壤剖面一般应挖到母质出现的深度,但如果挖了一米仍未出现母质可停止挖掘。其次,划分土壤发生层。以颜色差异为主要依据来划分。3、识别发生层形态特征。在取土时取每个发生层中间部分土,且是自下而上的取,如果自上而下取土有可能因上层土体脱落而污染下层土样。颜色用肉眼识别即可;质地用手捻,当土壤面光滑反光判断为粘土,面光滑不反光的为重壤,面不光滑的为砂土;松紧度用小刀感受;结构凭借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所见所感判断;水分要用手感受;新生体及根系分布状况则要用肉眼仔细观察;酸碱度测定时采用混合指示剂比色法。混合指示剂比色法的原理是指示剂在不同pH的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故可依据其颜色变化确定溶液酸碱度。操作步骤:在比色瓷盘孔内(用待测土壤擦拭),放入黄豆大小的待测土壤,滴入混合指示剂8滴,轻轻摇动使土粒与指示剂充分接触,约一分钟后将比色盘稍加倾斜用盘孔边缘显示的颜色与pH比色卡比较,以估读土壤pH。此外,因该处的土壤较酸,故不用测碳酸盐反应。4、判读结果层次:A0枯枝落叶层A淋溶层B淀积层C母质层深度(cm):0——77——4343——7676——100颜色:黑棕色→暗黄橙→淡黄棕→黄棕质地:中壤重壤重壤重壤松紧度:从土壤剖面上部到下部逐渐变紧结构:均为团块状水分:干湿稍湿稍湿较湿新生体:无无少许铁锰结核胶膜无根系分布:多少无无pH:﹤4﹤4﹤4﹤45、结果分析本区土壤土层深厚,被强烈风化,因此粘粒多,质地粘重,以重壤、粘土为主。此处的黄壤为老冲积黄壤,它是由于盐基离子流失、致酸离子富集情况下形成的,故土壤贫瘠缺P。由测出结果知此处土壤较酸。故土壤具有粘、酸、瘦的特点。因此若要把该处土壤开垦为农耕地应多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施石灰降低土壤酸度,施磷肥补充磷,特别应施碱性钙镁磷肥,因为强酸条件下土壤缺钙镁元素6、实习中相关问题分析此处的土壤呈黄色是由于成土环境条件相对湿度大,土层经常保持潮湿,致使土壤中的氧化铁水化,形成黄色或蜡黄色土层。而这种由于土壤中氧化铁高度水化形成的水化氧化铁的化合物致使土壤呈黄色的过程为黄壤的黄化过程。黄化过程也是黄壤的重要成土过程。当挖到一米深时我们发现土壤是紫色的,但这并非紫色基岩而是矿物风化后土壤形成紫色。此处含有的大量卵石可能是冰川运动或洪水带来的。四川盆地的地带性土壤是黄壤,而四川却多紫色土的原

一吃****瀚文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