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土壤学复习资料.docx / 文档详情
土壤学复习资料.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4.8万字
约91页
0
6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土壤学复习资料.docx

土壤学复习资料.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土壤学复习资料

第一篇:土壤学复习资料1.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2.土壤有机质:泛指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残体、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合成和分解的各种有机物质。3.土壤热容量: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单位容积的土壤,温度每变化(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4.阳离子交换量(CEC):单位重量(kg)的土壤所含交换性阳离子(一价)的总量(厘摩尔数),简称CEC,单位是cmol(+)/kg。5.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多时的含水量。在数量上包括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6.土水势:等于标准大气压下,等温条件,单位数量的纯自由水转变成土壤水时所做的功或其自由能的降低值(即所消耗的自由能)。7.土壤容重:单位体积自然土壤的烘干重(g/cm3)。8.盐基饱和度:指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9.土壤水平地带性:土壤分布大致与经度或纬度平行呈现出分布的规律性。10.土壤结构:自然界中,土粒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这种团聚体称为土壤结构。1.原生矿物:指由地壳深处的岩浆直接冷凝和结晶而形成的矿物。如石英、云母、长石等。2.同晶置换: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3.氧化还原电位(Eh):由于溶液氧化态物质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关系而产生的电位称为氧化还原电位,用Eh表示,单位为毫伏(mV)。4.吸湿水:是土壤颗粒从大气(土壤空气)中吸持的水汽分子。5.凋萎系数:指植物因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性萎蔫时的土壤水分含量。6.土壤胶体:土壤中呈胶体状态存在的物质。是成土过程中形成的、由粒径1-1000nm(毫微米)之间的微粒所组成。7.土壤孔隙度:土壤中孔隙的体积(水分、空气之和的总体积)占整个土体体积的百分数,称为土壤孔隙度。8.土壤质地:根据土壤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9.潜性酸: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和Al3+所引起的酸度。10.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暴露出来的垂直切面。1.增加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措施有哪些?答:(1)秸秆还田;(2)种植绿肥或实行绿肥、牧草与作物轮作;(3)施用有机肥:粪肥、厩肥、堆肥、沤肥、沼气肥,还有饼肥、蚕沙、鱼肥、河泥、塘泥、泥炭等;(4)少耕、免耕技术,出现化学除草技术;(5)种稻。2.土壤中哪部分水是有效的?速效水和迟效水如何划分?答:在土壤所保持的水分中,吸湿水与土壤颗粒之间的吸附力远远大于作物根的吸水力,所以是无效水;水膜外层的膜状水根系能够吸收,所以部分膜状水是有效水;毛管水也是有效水,但重力水由于不在土壤中存留,对作物而言是无效水。一般以毛管断裂含水量来划分速效水和迟效水。从凋萎系数到毛管断裂含水量,这部分毛管水多处断裂呈不连续状态,水分运动缓慢,水量少,难于满足植物的需要,为迟效水;从毛管断裂含水量到田间持水量,这部分毛管水运动迅速,可以满足植物的需要,为速效水。3.简述土壤缓冲作用产生的原因。答:(1)土壤中的弱酸及其盐类,构成一个缓冲系。例如:碳酸盐体系,硅酸盐体系等(2)土壤胶体作用土壤胶体吸附盐基离子对酸有缓冲作用,吸附致酸离子对碱具有缓冲作用。(3)铝缓冲作用:在pH<5.0酸性土壤中,Al3+对碱具有缓冲能力。(4)、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中有腐殖酸及其它一些低分子有机酸,含有羧基、酚羟基、氨基等,对酸碱均有缓冲作用。4.土壤孔隙分为几级,各级孔隙有何特性?答:(1)非活性孔度:水受到吸力15~16ba以上,不能被植物吸收;(2)毛管孔度:水受到吸力15~0.1ba,水受到一定吸力保持在土壤中,且可被植物吸收。(3)非毛管孔度:也称通气孔度,0.1~0ba,通常被土壤空气占据,为土壤空气与大气交换及水分入渗的通道。5.发育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具有哪些层次,每一层次形成的原因和其所具有的特点?答:作为一个发育完全的土壤剖面,从上至下一般有最基本的3个发生层。(1)淋溶层(A):处于土体最上部,故又称表土层,它包括有机质的积聚层和物质的淋溶层。该层生物活动最为强烈,进行着有机质的积聚或分解的转化过程。在较湿润的地区,该层内发生着物质的淋溶,故称为淋溶层。(2)淀积层(B):处于A层的下面,是物质淀积作用造成的。(3)母质层(C):处于土体最下部,没有产生明显的成土作用的土层。1.简述土壤水分的来源和去向。答:土壤水的来源有大气降水和灌溉水,若地下水位接近地表面,则地下水亦是土壤水来源之一。土壤水的去向有三个:一是被植物吸收利用;二是地表蒸发进入大气;三是过量水分渗入地下水位。2.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因素有哪些?答:(1)电荷的多少。根据库仑定律,离子的电荷价越高,受胶体电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土壤学复习资料

文档大小:6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