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说明 第一篇: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说明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说明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管理员要为每个读者建立借阅账户,并給读者发放不同类别的借阅卡(借阅卡可提供卡号、读者姓名),账户内存储读者的个人信息和借阅记录信息。持有借阅卡的读者可以通过管理员(作为读者的代理人与系统交互)借阅、归还图书,可通过图书馆内查询终端查询图书信息和个人借阅情况,以及续借图书(系统审核符合续借条件)。借阅图书时,先输入读者的借阅卡号,系统验证借阅卡的有效性和读者是否可继续借阅图书,无效则提示其原因,有效则显示读者的基本信息(包括照片),供管理员人工核对。然后输入要借阅的书号,系统查阅图书信息数据库,显示图书的基本信息,供管理员人工核对。最后提交借阅请求,若被系统接受则存储借阅纪录,并修改可借阅图书的数量。归还图书时,输入读者借阅卡号和图书号(或丢失标记号),系统验证是否有此借阅纪录以及是否超期借阅,无则提示,有则显示读者和图书的基本信息供管理员人工审核。如果有超期借阅或丢失情况,先转入过期罚款或图书丢失处理。然后提交还书请求,系统接受后删除借阅纪录,并登记并修改可借阅图书的数量。图书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图书信息进行入库、修改、删除等图书信息管理以及注销(不外借),包括图书类别和出版社管理。为系统维护人员提供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等通用功能。第二篇: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说明数据库实验-小型图书管理系统实验目的采用C/S模式完成一个小型的图书管理系统;完成从需求分析、数据模式设计到编码实现、系统调试的所有流程;通过此一图书管理系统的实现,在实践中掌握数据库系统设计的特点、方法和步骤。实验环境SQLServer2000+ERwin+PowerBuilder可2~3人组成一组,共同开发完成;问题及算法描述完成一个小型图书管理系统,功能要求如下:1)能够通过书籍基本信息(包括:书号、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作者、内容摘要)单个或以AND方式组合多个条件查询书籍信息;2)对于每一种书籍,除可查看其基本信息之外还可查看其总数以及目前在馆数量3)可增添新的书籍4)可删除已有书籍(如有读者借了该书籍尚未归还,则不允许删除)5)可修改书籍的基本信息6)能够通过读者基本信息(包括:证号、姓名、性别、系名、年级)单个或以AND方式组合多个条件查询读者信息7)对于每位读者除可查看其基本信息之外,还可查看其已借的书籍列表、数量、借还日期8)可增添新的读者9)可删除已有读者(如该读者有尚未归还的借书,则不允许删除)10)可修改读者的基本信息11)可完成借还书籍的手续12)还书时如超期,应该显示超期天数13)借书时如果有超期的书没有还,则不允许借书14)可查询有哪些读者有超期的书没有还,列出这些读者的基本信息结果要求一份E-R图表结构定义(使用表格说明)程序框架流程图部分核心代码小型图书管理系统(包括了Client端和Server端的可执行代码和源码)有两人或以上组成小组共同完成项目的,小组应根据个人在项目中的作用和工作列出排名顺序,作为评分依据之一第三篇:图书管理系统说明图书管理系统设计说明书(上)2009-02-1218:10阅读:3,614摘要:介绍了信息中心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该系统是运行在学校内的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资料的计算机管理和图书查询功能。关键词:图书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1引言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对于图书馆的借书和还书过程,想必大家都已很熟悉。在计算机尚未在图书馆广泛使用之前,借书和还书过程主要依靠手工。一个最典型的手工处理还书过程就是:读者将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每本书上附带的描述书的信息的卡片和读者的借阅证放在一个小格栏里,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贴的借阅条上填写借阅信息。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还书时,读者将要还的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根据图书信息找到相应的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好相应的还书信息,这样还书过程就完成了。以上所描述的手工过程的不足之处显而易见,首先处理借书、还书业务流程的效率很低,其次处理能力比较低,一段时间内,所能服务的读者人数是有限的。利用计算机来处理这些流程无疑会极大程度地提高效率和处理能力。我们将会看到排队等候借书、还书的队伍不再那么长,工作人员出错的概率也小了,读者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选择书和看书上。为方便对图书馆书籍、读者资料、借还书等进行高效的管理,特编写该程序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使用该程序之后,工作人员可以查询某位读者、某种图书的借阅情况,还可以对当前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一些统计,给出统计表格,以便全面掌握图书的流通情况。本次作业设计题目:“图书管理系统”主要目的是利用数据库软件编制一个管理软件,用以实现图书、读者以及日常工作等多项管理。同时对整个系统的分析、设计过程给出一个完整论证。

书生****m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