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研究方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5万字
约26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研究方案.docx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研究方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第一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店子小学课题研究组一、课题研究背景如今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必须懂法、知法、守法、用法。邓小平同志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江泽民同志强调,“在青少年中加强法制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在学校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更是人类文明的需要。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制定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的精神,我校从2014年启动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研究”工作,以此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意义在小学法制教育中形成学科渗透,它的教育优势是法制教育其它途经无可比拟的。在目前客观存在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学科课程总是居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实施小学法制教育同样不可能逾越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是进行小学法制教育的一条主要途经,也是实施法制教育的必由之路。三、研究目标:1.课题通过“渗透”,将法制教育的内容、知识点乃至法律意识、法律素养,通过多种有效形式,潜移默化式地有机结合于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最终对师生共同提高法制观念起到积极影响。2.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要转变当前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导向,变单纯的守法教育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把引导和强化中小学生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认同,作为重中之重,进而塑造公民积极的守法精神。3.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的法律素养的状况,发现现成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对策。小学教育中实施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有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课,有以综合主题形式为主的法制教育活动,如主题班队会,红领巾法制知识广播,也有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整合型法制教育。然而实施渠道纵然有许多条,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有必要在各科教学中都要增加法制含量,加大法制意识培养的力度,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法制教育的学科体系。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四、渗透法制教育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教学始终是一项带有明确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动,小学法制教育在学科中渗透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目标之列,在备课和各学科教学中要善于开发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并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时作为研究项目之一。2.有机性原则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凭借学科教材,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请学生用“赡”组词,一生回答“赡养”,此时老师加以了表扬,并因势利导,告诉学生:由父母“抚养”成人是子女的“权利”,而“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你可以行使你的权利,但也要履行你的义务。这样,同学们在接受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3.情感性原则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富有情感性,必须讲究氛围,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动以真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还要有思想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对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知理明情,达到“内化”的实效。如:教学语文课文《小壁虎借尾巴》、《珍珠鸟》等课文时,可让学生在课文描绘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动物们或有趣、或可爱、或美丽、或富有灵性。当学生在受到美的感情激发和熏陶后,适时把语文教学中美的景象与现实中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丑恶现象(如白色污染、沙尘暴影响人民生活等)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懂得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动物与我们人类的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变得这般美丽,从而激发学生自觉保护动植物,让我们生活的地球更加美丽。教师把这些在以往的授课时一般都不讲的保护环境知识讲给学生听,既提高了阅读兴趣,又使学生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且两者的结合并不显得牵强。4.导向性原则:先进的教学理论导向,新课程理念导向,操作模式导向,课题研究目标导向,真正认识理解有效教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性。5.可操作性原则:探索出教学模式,便于教师尝试,让教师在操作过程中修正、创新、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五、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