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5篇) 第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课堂有效提问金龙镇初级中学张丽摘要:学问、学问,无论是教还是学,关键就在这个“问”上。因为“问”是一个法宝,它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与提问相系的,追问在教学中亦很重要,这是在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的,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关键词:教学、教学、提问课堂教学提问不应是随意的,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形式,所提内容应具有典型性,形式要多种多样,否则就会偏离课堂教学中心,达不到提问应有的效果。提问前,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学生。要掌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也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铺垫性提问。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一些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而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为此要避免那种不分巨细,处处皆问的做法,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等),多用疑问性提问,还要注意运用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答问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答非所问,或干脆答不出等。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教育机智,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追问学生,要多运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回答问题。现在有不少教师往往爱提问少数“尖子”学生,而对那些学1习较差的学生,总是怕他们答不出、答不准确而避开他们,这就使大部分学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参与,而是消极等待,甚至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最终导致他们思维能力越来越差,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采取“八面骚扰法”,注意到提问的面,即使在提问个别同学时,也应该注意让其他学生认真听,如有经验的教师常这样说:“现在请XXX同学来回答,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回答得对不对,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这就照顾到了大多数学生,使回答的、旁听的都能积极动脑。学生答完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要指出不足,提出期望。切不可对答错的同学白眼相待、讽刺挖苦,也不能无原则地赞美,教师应给每个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又指明努力的方向。课堂提问时要考虑提问内容的难易,事先要根据提问对象的年龄、性格、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来设计提问。不同的年级要采取不同的提问形式,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鉴于彼此间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有差异,所提问的内容和方式也应有所区别。提问难度过大,学生思维基础跟不上,认为反正动脑不动脑都答不出,就不愿动脑;反之,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来,也不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课堂教学时,教师虽然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提问,但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提问的难易提问不同程度的学生,还是能够办到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一道非常简单的练习题,通过老师的追问,学生可以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充分实现同伴互学互助,交流中共同提高。例如:比较0.72与0.53的大小,学生答出0.72>0.53后老师追问:你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学生思考片刻,纷纷举手发言。学生1:我在这两个数的后面各加一个„元‟字:0.72元是7角2分,0.53元是5角3分,7角2分>5角3分,所以0.72>0.53。学生2:72>53,所以0.72>0.53。学生3:0.72表示有72个1/100,0.53表示有53个1/100,72>53,所以0.72>0.53。学生4: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等,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7>5,所以0.72>0.53。更有意思的是一个学生说,我感觉小数的大小比较,就像将军带兵打仗,前边的将军比赛败了,后面再强壮的士兵也认输了。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复活》创作时说:“我的小说的每一个情节,不是独出心裁,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课堂上教师有效地克服随意性提问的弊端,日本教育界在80年代初曾用两年时间专门开展“什么是好的提问”的讨论,讨论的结果认为,好的提问应该具备以下特点:表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激发学习的欲望,能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具体目标;富有启发性,并能使学生自省,这可供我们设计教学提问时参考。周恩来同志指出:“任何艺术不掌握规律,不进行基本训练,不掌握技术,是不行的。”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怎么问”的问题,

新月****姐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