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均衡教育汇报材料 第一篇:均衡教育汇报材料逐梦扬威展翅高飞--------留耕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走特色之路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留耕中学始建于1958年,地处江安县留耕镇新场村67号,是一所处于江安县南乡片区宜泸地区结合部的优质初中名校。学校占地50亩,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运动场馆总面积1.2万㎡,绿化面积8927㎡,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4136㎡,藏书23910册。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16人(其中男女各458人,七年级289人,八年级304人,九年级323人;住校学生646人,男306人;留守儿童346;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本科学历占66%,有市级优秀教师2名、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4名、省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10名、市级优秀班主任3名、县级优秀教师16名、县级优秀班主任5名、县级骨干教师16名、江安名师1人、1人荣获江安县教育系统突出贡献奖、县级兼职教研员6名。学校教学质量优异,连年荣获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和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一等奖,是市级环境优美示范校和阳光体育示范校、县足球基地学校二、优化资源配置,从硬件上促进教育发展均衡1.校园校舍(1)学校占地面积33350㎡,生均36.4㎡;校舍面积11201㎡,生均12.2㎡;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4136㎡,生均,4.52㎡。(2)运动场面积11949㎡,生均13.04㎡;学校现有篮球场5个,足球场地1个,25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1个,全民体育健身项目一个。(3)绿化用地:绿化面积8927㎡,占学校用地27%。2.装备条件(1)专用教室配备及装备配置:①学校有音乐、美术教室各1间,电子琴、画架、石膏像等器材配备到位;②体育活动及器材室1间,体育器材配备达到标准和要求,可以开展多项体育活动。③电教设备配备:学校21间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电子白板数码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班班均开通网络,每两位教师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方便了教师开展电化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计算机教室2间,新配备74台电脑。建有多媒体教室1间、留守儿童视频聊天室一间、校园电视台和录播系统各一间。④理化生实验室和保管室共室6间,实验室仪器配齐率达90%。⑤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各1间,图书共计23910册,生均26册。(2)校园安全:安装了校园监控设施,配备了2名校园保安,安保器材基本够用,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为保障校园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几年来全校无安全事故发生。(3)学生公寓一栋,教师生活用房2栋,师生食堂一间,完全满足师生生活需要。三、优化师资队伍,从软件上促进教育发展均衡1.促进教师专业化均衡发展(1)教师配备:学校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占教职工总数93%,教师与学生比1:12,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本科学历占66%,市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20人,占专任教师数26%。(2)教师结构:教师平均年龄37.8岁,40岁以下47人,占61%,40--50岁22人,占28%,50岁以上8人,占11%;初级职称比例53%,中级职称比例34%,高级职称比例13%。结构较为合理。(3)其它配备:学校配备兼职卫生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1名。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营造人尽其力、才尽其用的环境,激励教师进修、自学、培训、岗位练兵,提高业务能力,优化教师队伍。我们坚持教师基本功训练不放松,实行每周听一节好课,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论文,研究一个课题,参加几次培训的“六个一”工程。3.强化教学过程常规管理,增强质量意识。我们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采用“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开齐、上足、上好”,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通过巡课、推门听课的方式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和考核。4.搭建广阔平台,让教师在历练中逐步成长。我们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理论学习、观看优秀课堂教学实录谈体会、网络研修,以及组织公开课、讨论课、观摩课、集体备课、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广大教师狠抓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打造规范课、特色课、精品课。并且,通过举行课堂教学评比,论文、优秀教案评比,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5.强化课改工作,规范校本研修。我校从2013年起开展教学模式的革新,积极实施“MS—EEPO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开展课堂模式的改革,寻求更加适合我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多

猫巷****婉慧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