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层建议积极创新党课教育方式[范文模版] 第一篇:基层建议积极创新党课教育方式[范文模版]基层建议积极创新党课教育方式当前,为迎接建党90周年,多数党组织均开展了“上党课、学党史、强党性”等系列纪念活动,然而不少党支部进行党课教育时仍沿用过去“你讲我听”的单一方式,不求“听得进”,只求“应付过”,授课内容也多以报纸、杂志上刊登的重要文章为主。如此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不但党员厌倦,实际效果也不好。为此,党课创新教育尤为必要。基层建议:一是形式要活。可将授课人由支部书记一人承担,变为支委会成员轮流讲授,也可请本支部有一定理论水平、德高望重的普通党员参与授课。二是内容要新。坚持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础知识的教育,但也要结合实际,帮助党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也可请一些典型走上讲台,请他们联系自身实际,将好的经验、做法作为党课教育的内容。三是方法要巧。授课人要把握好尺度,善于将政治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可采取引导式、提问式、启发式等方法,与党员进行平等交流,增强互动,选用真实生动、理由充足的事例,借助生动鲜活的语言,积极开展党课教育。第二篇:积极创新新农村建设推进方式积极创新新农村建设推进方式近年来,郧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利用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地理优势等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探索了“产业引领型、移民安置型、生态旅游型、扶贫开发型”等几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并成功培育了一批先进典型示范村。1、产业引领型:增强优势农业,建设特色新村郧县是农业大县,农民占全县人口的80%,我县紧紧抓住特色农业,突出优势、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加大“一村一品”发展力度,通过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培植产业新村。通过“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全县建成特色农业基地70万亩,特色产业专业新村65个。每个村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在推进特色新村建设中我们坚持做好“推、带、促”三篇文章。一是政策推动。出台支持特色专业村建设政策,在人力、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近年来,全县每年用于扶持特色产业村各项资金上千万元,在政策上支持,在资金上投入;二是典型带动。为了抓好特色产业新村建设,通过积极支持,全县涌现出了一批特色产业新村:杨溪镇刘湾柑桔专业村,胡家营镇土地沟桑蚕专业村,青山镇九里岗茶叶专业村、全村农民仅茶叶一项年纯收入近万元;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促动。为了切实把特色专业村建设工作做实、做精,我县把大量产业建设配套项目放到产业村中,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近年来,全县累计向20个重点特色村投入资金超过3000万元,对村级水、电、路、沼和村庄环境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2、移民安置型:通过实施重点项目,建设移民新村郧县是南水北调中线、郧房高速、十白高速等工程移民安置大县,全县规划安置移民涉9500多户安置人口2500多人,其中需要搬迁集中安置5000多户。为了把各类移民安置工作做好做出特色,郧县坚持把移民安置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行“一个集中、二种机制、三个把关、四个统一、四个结合”的建设机制,即:对搬迁移民实行集中安置,实行县领导联系村、县直单位一线督办机制,严把建筑材料、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时间节点关,统一规划社区房型、统一工程队施工、统一基础设施配套、统一四周绿化,现实与长远相结合、规划设计与新农村建求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与移民内安的资源配置相结合、群众参与和重点引导相结合。共规划南水北调移民集中安置点79个,其中:500人的中型点13个、800人的大型点4个、1000人以上特大型点2个。通过对柳陂镇舒家沟、刘家桥,谭家湾镇十方院,青曲镇董家湾、曲远河店、巷子口等示范安置创建,白桑关镇白桑关村、鲍峡镇姚家湾村等十白、郧房高速集中安置创建,成功打造了一批“山上花果园,居住生态园,田间特色园,集镇工业园,一个山洼一片景,一处农舍一片园,整齐的房屋,优美的庭院,整洁的街道,便捷的交通,文明的乡风”的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3、生态旅游型:发挥区位优势,建设生态休闲观光村自然造就的青山绿水,人工营造的生态家园,都是现代人的最爱。为适应城市生活需要,发展观光农业、乡村休闲,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兴模式。郧县樱桃沟村地处“郧十”结合部,属典型的城郊村。近年来,借助全县“一区两带”综合开发战略实施,全村大种水果,山林果林逐渐连绵成片,山清水秀成为生态家园。在县政府扶持下,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现已拥有家居与旅店合一的“农家乐”13户,初步形成集吃、住、游、采、购、娱为一体的新兴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在推进生态旅游新村建设中我们狠抓了“五改一建两提高”建设,并逐步实现“五化”。即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好沼气池,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提高农村文明程序,实现农户庭园美化、经济结构优化、农民增收多样化、村组道路标准化、

森林****来了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