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夏日绝句语文教案设计(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夏日绝句语文教案设计(整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四册167页28课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受古诗的精练,喜欢读古诗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教学过程:一、小小古诗朗诵家(背诵古诗,揭示课题)1、背诵自身知道的古诗,争当小小古诗朗诵家.2、揭示课题,简介诗人二、合作学习,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我会读(1)同学自由读(2)同桌读,你读我认真听,注意纠正字音(3)请生读,其余同学评一评,教师相机指导(4)听示范朗读2、我会认(1)自渎古诗、勾画生字、并读一读(2)考考同桌(3)汇报学习情况,游戏:让美丽的星星出来吧3、我想问同学自由质疑,感知古诗三、读中感悟1、同学自渎古诗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2、汇报交流3、前两句自由读,抓住人杰、鬼雄体会诗句,举例项羽,简单介绍四面楚歌的故事.相机板书4、后两句在反复朗读中结合项羽的故事以和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和诗人的爱国情怀四、深情朗读,深入体会1、听课件朗读2、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这首古诗,看谁读得最好3、配乐朗读,感受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4、多种形式赛读,读出感情。5、配乐齐读五、熟读成诵。六、拓展1、把这首诗有感情的背诵给家长听2、把这首诗的意思讲给同学听。第二篇:《夏日绝句》《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节选自冀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夏日绝句》豪迈大气,慷慨激昂,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朝政的不满,向社会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引导学生吸纳优秀人物的正义感,接受高尚情操的熏陶。【课时目标】1、学习古诗《夏日绝句》,掌握相应的生字新词2、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的朗读故事,背诵并默写《夏日绝句》。【教学准备】课前准备:了解诗人写作古诗时的历史背景有关李清照和项羽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师:同学们知道李清照吗?谁能介绍一下?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教师总结归纳: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其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部分篇章感石咏怀,情辞慷慨。二、板书课题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这首古诗就属于“感时咏怀,情辞慷慨”之类,她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教师板书课题,指导读题目。(强调“夏”里面有两横)三、读通诗文1、学生自学古诗学习提纲:(1)学生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读生字;读通诗句,读熟全诗。(2)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课前了解的资料、课本的注释和字典、词典自读、理解。(3)将读懂的在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记下来;2、检查指导(1)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指导;(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教师注意强调、指导(项、雄是后鼻音及亦、鬼的书写)。(3)指名读诗,巩固认读生字。(4)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全班组织讨论、研究。(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三、理解内容:(1)这首诗讲述了中国的哪个历史人物?是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你知道有关项羽的哪些成语故事呢?(拔山盖世、破釜沉舟„„)(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讲述了有关项羽的什么故事呢?(乌江自刎,阅读课后资料)项羽的力大无比,勇猛非凡,宁死不屈,决不苟且偷生,你们能从这首古诗中找到体现项羽英雄气概的词语吗?(人杰、鬼雄)指名说一说对“人杰、鬼雄”的理解。(3)配乐朗诵古诗,读出项羽的英雄气概。(4)教师:楚汉战争中,项羽以失败告终,宋朝的女词人李清照为什么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败的英雄呢?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说一说(北宋末年,外族侵略者入侵中原,腐朽昏庸的北宋朝廷东渡南逃,在“江东”建立南宋。可他们依旧纸醉金迷、寻欢作乐。老百姓(包括李清照一家)遭受了家破人亡的痛苦。公元1129年,李清照途径当年西楚霸王兵败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对比宋朝官员的贪生怕死,不可抵抗,她对项羽宁死不屈,被装好慢的英雄气节更加钦佩和赞赏,于是悲愤地写下了这首《夏日绝句》,呼唤南宋王朝能够涌现出项羽那样的英雄,早日渡江,与敌死战,恢复河山。(前两句诗人抒写对待人生应有的态度,显示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光明磊落的襟怀。后两句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项羽为例,有力地讽刺了只顾逃命、苟且偷生的南宋君臣。结合“人杰

书生****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