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河镇危房改造实施草案 第一篇:大河镇危房改造实施草案大河镇危房改造实施草案一、补助对象。全镇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具有本村农业户口的居住在危房中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及其他农村贫困户或无房居住户、因灾倒塌户等。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按照有关规定认定,其他农村贫困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农村贫困线以下,但尚未列入民众部门生活保障的贫困户。危房是指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鉴定属于整栋危房(D级)或局部危险(C级)的房屋。二、补助标准。以不低于2011年大河镇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为基准。三、改造标准。政府补贴资金超过工程总造价50%的,翻建、新建住房面积原则控制在40平米以下;其他贫困户建房面积控制在60平米以下。建房面积可根据家庭人口规模适当调整,调整幅度应控制在10%以内。四、实施方法。1、户主申请。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农户,由户主自愿向所在村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户籍证明、低保金领取证、农村五保供养证、贫困户证明和现危房照片等资料。2、村委会评议。村委会接到农户危房改造申请后,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评定是否属于补助对象,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评议认为符合补助对象条件并且公示无异议的,填写《鹿泉市农村危房改造申请表》上报镇政府,对不符合补助对象条件或公示由异议的,应及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3、镇政府审查。镇政府接到村委会申报材料后,组织镇有关部门负责人入户核实,经审查符合条件的,上报鹿泉市危改办;不符合条件的,镇政府将退回所在村委会并说明原因。4、鹿泉市危房办公室审批。五、时间要求。1、宣传发动摸底(5月11日----14日):村进行宣传并于14日下午4点前将本村危房改造摸底表交至镇土地城建办。2、村委会评议公示(5月15日---21日):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申请农户进行评定并公示3天以上。3、镇政府审查(5月22日---28日)镇政府对村委会上报情况进行审查并公示。第二篇:镇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精神以及《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继续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危房和茅草房改造工作,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住有所居”为目标,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为原则,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要求,抓好贫困户危房改造,每年建成一批贫困户安居工程。(二)目标任务全镇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为**户,其中省级贫困村**户。在2009年已完成了省级贫困村的示范改造户**户,计划在2011年改造**户,其中省级贫困村**户;2012年改造**户,其中省级贫困村**户;2013、2014和2015年分别改造**户、**户和**户。(三)基本原则1.保安全、低标准原则。以保障农村最困难群众最基本的居住安全为核心。改造资金大部分由政府补贴特困户,面积控制在**平方米以下。2.最贫困、最危险原则。不搞普惠制,把最贫困、最危险作为危房改造对象确定的必要条件,必须同时满足贫困户和居住危房两个条件。3.原址、就地就近原则。贯彻就地就近改造原则。4.突出地方特色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强调尊重传统习惯、不搞千篇一律。5.公开、公平原则。危房改造户在村显眼处予以公示,方便群众监督。二、推进要求(一)农村危房户1.农村危房。农村危房按有关规定鉴定。2.农村危房户。农村危房户是指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和低保户、农村低保边缘户、因灾因病返贫的住房困难户和不宜集中供养、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农村重点优抚对象。3.农村危房户认定。认定为农村危房户对象,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居住在危房中的分散供养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和其他农村贫困户。(二)危房改造方式1.新建。也可在本村置换解决,即在原住户自愿前提下,收购现有依法批准建设的空置住房进行维修后,安排住房困难群众居住;对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可在镇敬老院采取集中建房的方式解决。2.改建或修缮原住房。3.新建房屋原则上以农户自建为主,农户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镇、村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帮助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建。要以分散分户改造为主,危房改造任务比较集中并具备一定条件的村庄,可实施村庄规划、危房改造、基础设施配套一体化推进,整村整治。(三)危房改造要求1.农房设计。农房设计建设要符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并推进农房建设技术进步。2.建筑面积。新建和改建住房,改造资金大

邻家****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