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业务课考试大纲 第一篇: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业务课考试大纲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业务课考试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织造原理一、考试的总体要求“织造原理”入学考试是为招收纺织类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其指导思想是有利于选拔具有扎实的织造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设计、织造机织物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织造原理的基本知识和生产工艺技能以及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筒子卷绕机构和卷绕原理,筒子卷绕成型与分析。络筒张力的构成、变化规律和均匀措施。纱线的清洁、打结与定长。络筒工艺参数设计,络筒产量计算及质量控制。10-15%2.整经筒子架,整经张力,整经卷绕,整经工艺与产量及质量控制。5-10%3.粘着剂与助剂。浆液配方的制定,浆液的质量指标及检验方法。浆纱机的浆纱工艺过程,浆纱的质量指标、检验,浆纱机上经纱的退绕、上浆及湿分绞、烘燥、后上蜡与干分绞、织轴卷绕。浆纱工艺设计,产量计算,高压上浆和提高浆纱产、质量的技术措施。20-30%4.穿结经方法,纱线定捻。0-2%5.梭口的形状、形成方式,梭口的清晰度,开口过程中经纱的拉伸变形,开口运动规律,凸轮、多臂和提花开口机构。15-20%6.梭子引纬,喷气引纬,剑杆引纬,片梭引纬,喷水引纬,无梭织机的储纬器与布边。15-20%7.打纬机构的种类,打纬过程中经纬纱的相对运动,打纬阻力、打纬区、织物形成区、织口位移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经纱上机张力、开口时间和后梁高度与织物形成的关系。10-15%8.卷取机构与送经机构的类型,卷取量与送经量的计算。0-4%三、考试的题型及比例1.名词解释10-25%2.判断正误或选择填空0-20%3.简答题25-50%4.分析综合体10-20%5.计算题0-20%四、考试形式及时间“织造原理”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五、主要参考书目(可以多本)1.朱苏康主编,机织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2.黄故主编,棉织原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第二篇:天津工业大学全国统考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天津工业大学全国统考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非织造布后整理一、考试的总体要求非织造布后整理是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限选课。要求学生对基本的非织造布整理方法和工艺特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掌握后整理方法的目的、原理、方法、工艺要求、整理后产品性能测试;整理剂的种类、性能、使用要求;能够在非织造布产品研究开发过程中熟练运用合理的整理手段,进行整理方法的选择和工艺过程的制定。二、考试内容及比例1.绪论(5-10%)了解非织造布后整理的目的、意义、内容;理解非织造布后整理的方法及分类;了解非织造布后整理技术的现状及趋势。2.整理用水及表面活性剂(3-5%)了解非织造布整理加工中对水质的要求;掌握水处理的方法以及各种水处理方法的特点和措施;重点掌握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类型、性质、作用原理和用途。3.收缩、柔软、硬挺整理(5-8%)了解收缩整理的目的;掌握自由收缩整理、强制收缩整理的原理和收缩整理的工艺条件;理解机械柔软整理(机械搓曲、机械开孔、机械开缝)的基本原理;掌握化学柔软整理的原理、方法、工艺控制;了解常用柔软剂的特性及使用。4.外观整理(1-3%)了解上光轧平及均匀整理、轧花整理的目的及方法。5.剖层、磨绒、烧毛(5-8%)了解剖层整理的目的与方法;了解磨绒整理的目的、理解不同磨绒机工作原理和磨绒效果的影响因素;掌握磨绒机理;了解烧毛整理的作用、意义、烧毛机种类;掌握气体烧毛机的工作原理和烧毛工艺的控制;重点掌握烧毛机理。6.防水及拒水拒油整理(5-12%)理解拒水、防水的定义和区别;掌握拒水整理的原理;了解不同拒水剂的特性及用,法。7.亲水整理(5-12%)理解非织造布亲水整理的目的和意义、掌握亲水性能的测试和常用亲水整理剂及应用工艺;重点掌握亲水整理的原理、方法及应用。8.抗静电整理(5-12%)了解纺织材料产生静电的机理及克服静电的办法、影响纺织材料静电逸散的因素(纤维电阻、环境温湿度、其它因素);掌握纺织材料静电性能的测试(半衰期、比电阻、摩擦带电压);掌握抗静电剂作用机理、抗静电剂的分类及常用非耐久型抗静电剂、耐久型抗静电剂的具体品种及性能。9.涂层整理(5-12%)了解涂层整理的作用、应用和涂层整理剂的类别、特性;理解非织造布的涂层方法;重点掌握非织造布的功能涂层整理(如防水透湿涂层、抗静电涂层、阻燃涂层整理)和浆点涂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方法;了解非织造布层压加工的目的;掌握粘合层压、热熔层压、焰熔层压的设备原理和工艺过程。10.非织造布的复合加工(5-10%)掌握复合加工的目的、定义、分类;了解层间复合加工用纤维、树脂以及产品类型和加工方法;1

Jo****34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