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孔子外交思想.docx / 文档详情
孔子外交思想.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1万字
约36页
0
3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孔子外交思想.docx

孔子外交思想.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孔子外交思想

第一篇:孔子外交思想孔子外交思想之我见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是中国外交实践蓬勃发展、外交思想流派百家争鸣的时期,原因是中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西周衰微、各个独立主权国家产生、大国间争霸到最后秦国统一天下的剧烈变革。春秋战国期间的动荡不仅为秦国一统天下提供了准备条件,而且为中国外交思想和外交实践的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契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思想界先后形成了以管子为代表的霸权学派、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仁义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自然学派、以文仲和范蠡为代表的超限制学派、以苏秦和张仪为代表的谋略学派以及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权力学派1。这些学派及其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了古代中国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外交思想的最高成就。春秋时期占据主流外交思想体系的应该说是理想主义,各诸侯国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一些主流的公认的价值观念或者意识形态的规范和约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正是这个时期理想主义的典型代表之一。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信”曾一度是约束各个诸侯国的核心价值观念。孔子十分推崇周礼,这一点在有关于他的著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孔子认为,一个由天子统治的恪守周礼的社会才算得上是完美的社会。因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理想一直贯穿于孔子的思想和言行之中。“平天下”的理想是在周礼的基础之上推动各个诸侯国进行大一统。因此,孔子从自身及其学生的言行出发,向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标不断努力,周游列国,传播思想。孔子的外交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关于“礼”的思想的论述当中,本文主要通过对《论语》文本的解读,分析孔子为什么要兴“礼”、为什么看重“礼”和如何兴“礼”这三个问题,同时将孔子的外交思想与近现代的外交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孔子的外交思想对近现代外交思想的影响。一、孔子为什么要兴“礼”首先,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阶段。各诸侯国中违反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层出不穷,僭礼的人屡见不鲜,上至诸侯国的君主和臣子,下至庶民百姓对于“礼”都毫无遵守可言。“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2“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4连诸侯国的君主和正卿都做不到“礼”所规定的要求,可见当时社会之中制度的混乱局面。“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5连按照周礼所规定的去侍奉君主都要被认为是在向君主谄媚,可见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了。在孔子看来,天子应该有天子之礼,诸侯应该有诸侯之礼,各守各的礼,天下才能够安定繁荣,正所谓孔子所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6。孔子的这一思想中不乏流露出古代等级秩序的严格,而这对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叶自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流派及其与西方的比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2期..2《论语·八佾》第26章.引自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11年3月第1版,5月第2次印刷..如无特殊说明,后文所引《论语》均出自此书,不再做单独说明.3《论语·八佾》第10章..4《论语·八佾》第1章..5《论语·八佾》第18章..6《论语·颜渊》第11章..其次,孔子所推崇的“仁义礼信”实际上是有一定逻辑顺序的。“人而不仁,如礼何?”7孔子的学生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8中领悟到“仁先礼后”这个道理,因而受到了孔子的称赞9。“仁义信”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追求,而“礼”是外在的表现,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孔子希望通过推崇和恢复周礼来规范人们外在的行为,然后由外及内地恢复和巩固人们内心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孔子的学生颜渊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10,即克制自己,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便是“仁”。这正是孔子想要说明的道理。孔子认为,当人们内心的“仁义信”得以巩固和加强,尤其是君主和臣子,那么整个社会就不难达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1的效果,不再需要用严峻的刑罚治国,这里再次流露出孔子“礼治”和“德治”的思想。孔子的“礼治”“德治”思想并不仅仅限于治国,国家间交往、对国际关系的处理亦是如此,这种思想在近现代国际关系思想中仍然存在,笔者在后文将进行具体分析。二、孔子为什么看重“礼”在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不可更动的根本,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所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孔子对周礼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爱屋及乌的地步,哪怕有他的学生说“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12孔子都会以“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13来表示自己不允许别人对于周天子的讥讽。那么,“礼”真的有这么重要么?“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14一句话概括出孔子认为“礼”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即使中原诸国没有君主,也比虽然有君主但是没有“礼”的“夷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孔子外交思想

文档大小:3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