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docx / 文档详情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3.2万字
约54页
0
4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docx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

第一篇: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基础教育(中文)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准考证号码:0***试比较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马雅婷二○一二年四月【内容摘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是打破“学在官府”,开创私人办学的第一人,有了“万世师表”的成就。而另一位与孔子在政治上同样不得意,同样为教育奉献一生,为世界留下来了宝贵财富的是生活在古代希腊的柏拉图。作为中西方的两位文化巨人,他们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当时的年代,更对我们后人产生莫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尝试对两位先哲的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进行回顾,并对他们在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的教育体系内涵进行分析比较,也更深入地了解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异同点,为现代的教育更完善的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孔子柏拉图教育目的教育体系一、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背景孔子和柏拉图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奴隶主贵族统治已经逐渐走向衰败,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虽然两者都处于奴隶社会,但是孔子当时生活的春秋末期鲁国实行分封制、世袭制,“礼”自然受到格外的重视。而柏拉图生活的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则是商品经济繁荣,商业贸易发达,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建立了民主政治,因此自然科学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重视。相应的,和古希腊民主政治相伴随发展的是在思想文化上着重对自然规律探求。而与此有鲜明对比的是,受长期社会奴隶制的影响,孔子形成的思想体系和人事、社会、伦理密不可分的。所以,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孔子与柏拉图形成了全乎不同的两种哲学体①②系:一个是以“仁义”为核心的人学哲学,另一个以“理念”为核心的神学哲学,他们在各自的哲学体系上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和主体的个人经历肯定是分不开的。孔子虽然是圣人后代,但是到他已经是家境贫寒,靠母亲劳作维持生计,十五岁才志于学,拜能师,虚心好学,持之以恒,最终成就了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柏拉图也是贵族之后,不同的是他从小就养尊处优,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又从师苏格拉底,经过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后,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不同的成长环境往往会使人形成不同的思想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就体现出平民性,而柏拉图提倡的则是贵族的教育。孔子和柏拉图都生活在乱世,目睹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他们都满怀救国意识,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出口。不同的是孔子看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强者为王,社会处于混乱之中,他一心想恢复周朝式的礼制社会。在孔子的心目中,一个理想的社会就像其在《礼记〃礼运》中所言的:“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指望通过正名、尊王、从周、复礼、德化的路径,建立一个大同社会。柏拉图则是融雅典的理性精神和斯巴达的勇士气概为一体,虚拟了“理想国”。这个理想国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这个国家首先要具备智慧、勇敢、节制三个条件。为了实现各自的理想,他们一个周游列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个三下西西里,尽管就曾在政治上获得短暂的成就但是最后都化为乌有。就在屡遭打击,理想抱负不得实现的时候两位圣人都选择了教育。希望通过培养治国之才来实现他们各自的政治理想。为此,孔子创办私学,柏拉图则创办了学园。可见,孔子和柏拉图生活在不同的国度,各自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也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但是他们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又有着相似的价值取向、性格命运,正是这些相同又不同的种种,形成了他们相似又相异的教③育思想。二、试论孔子与柏拉图论教育目的上文已经提到孔子希望建立的是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在那样的大同社会中人们是要行大道的,从私人到大众再到整个社会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要达到孔子心中的理想要求就一定需要一群集优秀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知识内涵于一身的君子来构建。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而这个君子小到为身边人而服务,大到为国家而执政贡献。其实孔子的教育也是为了实现他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春秋末期,中国的现实让他深深的认识到人的真正作用,他希望君子的到来来统一社会。那么在孔子心目中到底对君子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在《论语》一书中不难看出,“女为君子懦,不为小人懦。”(《论语〃雍也》)这是孔子对子夏提出的培养要求,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教育目的是要把士培养成君子。孔子曾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在孔子的眼里,最高理想的“贤士”,是达到了“自知”、“自爱”、“自乐”的境界,从而与“天道”冥契无间、浑然一体的人。可见,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

文档大小:4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