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docx / 文档详情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4万字
约27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docx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

第一篇:孟子见梁惠王教案《孟子见梁惠王》教案游金萍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其人及其思想观点。2、体会《孟子见梁惠王》一文中体现的儒家的“仁政”的观点。3、领悟孟子的语言风格和说理艺术。4、积累有关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5、评价孟子的“义利观”及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同于教学目标3和5.教学难点:评价孟子的义利观及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2000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提出了“仁政”的观点,并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0年后的今天,这些先贤圣哲的思想不但在高考试卷上占了一席之地,更主要的是它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孟子,重温经典,学习《孟子见梁惠王》一文,了解孟子的义利观以及它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请同学们翻开教材。板书课题二、介绍教学目标。三、既是文化经典,我们既要了解它,读懂它,更要明白它的深邃的思想及其影响,所以,我拟采用“知”“读”“悟”“评”这四个教学环节来完成本课教学。四、一知。文化经典来自先贤圣哲,我们在学习它之前首先要了解作者,既要知他的生平,又要知它的思想。(一)知生平。(二)知思想。四、刚才我们了解了孟子的生平及思想,明白了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那么是仁,实行仁会给统治者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读。(一)读准字音叟()庶()人万乘()弑()其君不夺不餍()(二)读懂文意重点字词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亦:句首助词,无义。②亦有仁义而已矣亦:但,只。③上下交征利。交争利:互相求取利益。④弑其君弑:子杀父,臣杀君,曰弑。⑤苟为后义后先利后,先:以„为后;以„为先。名词意动用法。⑥不夺不餍餍:满足。成语和格言:不远千里上下交征利文言句式:①何以利吾国?②何以利吾家?③何以利吾身?“何以”介词宾语前置句。请一学生朗读,点评。学生齐读,读出孟子的语言的滔滔气势。五、悟。我们知道,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仍,孟子要推行他的思想,就得不停地在各诸侯国之间奔走、游说。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统治者接受他的观点呢。那就必须站在对方的角度,与统治者讨论他感兴趣的话题,并且还得注意讲话的方式。提问:当时,统治者对什么最感兴趣?学生回答。(师)好,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悟。(一)悟思想。问题1:本文的中心话题是什么?——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义利观)问题2:本文体现了孟子怎样的义利观?依据何在?人生的追求应是义而不是利。先义后利先利后利会祸患无穷。先义后利实至名归。教师总结:从这篇文章来看,我们明确文章主旨,须学会归纳:①抓住句意②逐层归纳③确立观点六、评。讲到这里,我们对这篇文章的解读已基本完成。可是2000多年了,孟老先生的思想一直还在熠熠闪光,特别是他的先义后利的观点,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孟子观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一)理论评价。问题:孟子的义利观有何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二)现实评价。七.课外延伸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②“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的异同及体现的儒家思想,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第二篇:《孟子*梁惠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二、关于孟子:1.孟子其人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2.《孟子》其书《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3.孟子思想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③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