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全用水、用电管理制度 第一篇:安全用水、用电管理制度用水、用电管理制度一、安全用电管理;1、除持证的电气专业人员外,其余人一律不得随意乱动或私自修理部门内的电气设备和设施。2、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座以及导线等,如有破损,立即通知电工进行维修。3、停电后必须切断电视机、电脑、灯具等电源开关;以免损坏。4、挂有电气维修牌的开关,绝对不允许闭合。5、不要用潮湿的手、抹布和其它物体接触任何电气设备。6、注意节约用电,不用时随手关灯,人少时关闭部分照明灯,办公室、宿舍内严禁使用电炉、电磁炉及其它大功率用电器;离开办公室、宿舍是要关好电器开关,保证人走、人睡灯灭,电器断电。7、严禁不用插头而直接将电线末端线头插在插座里使用。不得擅自改装、加装、拆卸供电设施;禁止私拉乱接。8、园区内使用电源的,吃饭、休息、下班时必须关闭电源,并且锁好配电箱门,插板不准拉出箱外使用。二、用水管理1、在办公室及工作、生活场所要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用完后及时关掉水龙头,杜绝“滴、漏、冒、长流水现象。2、慢开慢关水龙头,以免造成水龙头损坏。3、禁止在管道上私自乱接,应做到安全用水,文明用水、节约用水。4、在区域内发现管道、龙头、阀门有漏水、滴水、长流水等情况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处理。5、太阳能供水系统、电力控制系统禁止移动或开关闸阀及电源。云南澄江木森苗木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第二篇:安全用电用水管理制度安全用电用水管理制度安全用电用水管理制度1根据省、市用电用水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本园区具体情况,对供电供水规定如下:1、凡经本管理处接管或未办移交手续而暂交本管理处管理的供水供电系统一律由本管理处管理,其它单位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如私自进行接驳管线,按偷电、偷水论处。如系统未完工程,施工单位需要进入,亦须管理处同意方得进入工作。2、园区内共用设施、设备的公用水、电费用由园区内所有业主(住户)根据实际情况和政府有关规定分摊。3、高层住宅的电梯等共用设备运行电费,按广州市政府有关规定,设独立计量表,由所有使用该电梯和设备的业主(住户)合理分摊。4、除突然事故外,管理处在停水、停电前24小时向业主(住户)下发书面通知,以便业主(住户)提前做好准备。5、本管理处自身将会严格执行用电用水的有关规定,造成后果将按规定处理。任何单位或个人,需接用水、电,必须向本管理处申请,经检查不影响居民用水、用电情况,又符合安全要求,才可供水或供电。6、如业主(住户)认为原来电表容量不够,需要增容的,可向供电局提出申请,并在我处备案。7、凡未经批准接驳用电、用水视为偷电、偷水,应按如下规定处理:(1)业主(住户)未经批准,私自增加电器设备容量,接驳水管的,除暂停供电供水外,并按每增容一千瓦(千伏安)赔偿600元,每用水10吨赔偿人民币600元,并要重新申请增容、接管,经批准按增容管理规定办理。(2)私自装表接电接水,除按30度/天,30立方米/天追计补电费、水费外,并处以200元至1000元的额外赔偿。(3)私自启动和改变电力计量器、水表的封印或运行量程,影响准确的计量的,每次赔偿本处300至500元。私自停用计量器的,不管其停用的时间长短,最少按6个月追补电费、水费。(4)业主(住户)违反安全用电、用水规定或拒绝我处进行水电检查和不采纳安全用电用水意见及措施,而造成事故,影响供水,供电或对别的用户造成损失的,要按实际情况赔偿损失,由此产生的安全事故由业主(住户)自己负责。(5)在园区供电线路、供水管路上私自接线接管用电、用水和绕过电度表、水表用电、用水,除当场停止供电、供水外,应按私接容量6个月以上时间追补电费、水费,并按其应补水、电费的1至10倍,额外计赔。8、业主(住户)需要换水电表必须由管理处工程技术人员监理施工。9、业主在入住时应详细检查水电表,对水、电表的损坏和计量错误及时报管理处维修,否则,由此产生的损失和责任由业主(住户)承担。10、业主(住户)家中无人时,出门前请关闭水、电总掣,否则,由于漏水等原因造成的损失,由该业主(住户)承担。安全用电用水管理制度2水电是影响人们生活最重要一次性能源,同时对自护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构成危害,为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提高在使用水电时的安全意识,特制定如下制度:一、经常检查线路、插座、开关及电器设备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用电安全。二、加强用电管理,注意节约用电,每天下班前将空调、计算机、饮水机、照明灯关闭,杜绝长明灯。三、检查维修电路时,必须注意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操作安全。四、加强教师、学生用电安全知识教育,使之掌握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发现用电故障,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五、加强用水管理,经常检查、维修水管、接头、水龙头等,杜绝跑、滴、渗等浪费现象。六、对全体教师、学生加强节约用水教育,使之提高节水观念

Th****84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