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家长课程总结及反思.docx / 文档详情
家长课程总结及反思.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9.6千字
约17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家长课程总结及反思.docx

家长课程总结及反思.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家长课程总结及反思

第一篇:家长课程总结及反思家长课程总结及反思我们班共有学生61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31人;这半学期,学生才从各自的班级,学校聚到一起来,总体来说都比较乖巧听话,相对其它班级迟到早退现象较少,无故旷课的没有,大部分同学有事能较自觉做好请假工作.每天的值日工作认真负责,上课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讲,作业也只有一,两个学生会忘记做,同学之间能团结友爱,这半学期以来,就成绩而言并不是很理想,这次期中考试平均成绩139.3,是全年段第五名.但就学生素质来说,每位同学学习,做事均能尽力而为,班级同学团结,和-谐.各位家长,是你们培养了这些优秀的儿女,在此,我真诚地道一声:“谢谢,辛苦了!”当然,我们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习课上总有学生管不住自己,会回头说话;有学生会在放学后做一些违反纪律的事……各位家长,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今天坐在了一起,借此机会,我们探讨一下教育对策.Ⅰ,如何与孩子相处.1,平等.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虽然年龄小,个头矮,可他们有思想,有头脑,我们成年人不妨蹲下来和他们对话.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四个层次是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希求别人的重视,后者希求个人有价值.所以,作为老师,家长,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尊重他们的生命.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尽了力,流了汗,我们做家长的就不必太苛求.2,交流.在平等的基础上设法多交流.两代人之间有一种心理隔阂,叫“代沟”,消除“代沟”,莫过于平等交流,加强对话.比如,孩子回到家随便问问;今天学校有什么新鲜事你的同桌有换了吗喜不喜欢他你的语文老师讲课有什么特色你的课本中有哪些优美的短文,读两段美文给我解解闷,等等.寻常的交谈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产生亲近感.3,容忍.容忍他的合理性错误,不要遏制个性.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一生要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曾经有一个小孩喜欢动手.有一次他把妈妈刚买回的新表当玩具拆了.妈妈气坏了,狠狠揍了孩子一顿.恰好老师来家访,妈妈数落了孩子拆表的错误.没想到老师幽默地答: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妈妈感到不可理解.老师说:“孩子这种行为虽然没有理性,但却蕴含创造力,你不该打骂他.”老师建议采取补救措施,带孩子去钟表铺,满足他的好奇心.这位老师就是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学生,正是他积极倡导“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让他任意翱翔.”中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群体性,忽视个性发展,因而阻碍创造性思维培养.4,鼓励.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随意指出几名学生,对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了.其实,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可见,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比如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瞧你这模样,还有什么出息.不如换一个角度,效果会大不同:这么难的题目,也得了60多分,不错呀!Ⅱ,请不要实行棍棒教育.往往只是因为一时冲动,可是您是否知道: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能骗就骗,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很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样的孩子往往惟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更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朋友们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性格上也显得孤独.固执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存心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来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粗暴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长大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家长打孩子,其实是给孩子做了坏榜样.怪僻有的家长打了孩子后,还硬要孩子“认错”,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家长课程总结及反思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