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小学数学论文精选.docx / 文档详情
小学数学论文精选.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3万字
约51页
0
4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数学论文精选.docx

小学数学论文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论文

第一篇: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能力培养初探:内容摘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通过激发兴趣是前提,质疑问难是关键,创设情境是重点,鼓励求异是核心和动手操作是手段等方面阐述数学课堂教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途径。关键词:数学课堂探究创新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1]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数学课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只要阵地。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让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大放光彩。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根据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见解。一、激发兴趣是前提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兴趣是发展学思维能力的动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先决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上课学生注意力才会集中,才会认真学习,认真钻研问题,认真探索新知识,探究数学问题。如:“余数的认识”一课,教学时,我和孩子们玩了个“抱团”游戏,听老师的口令要求,抱成一团。我随机让10个同学上来表演,“三人抱成一团”游戏开始,抱成三团后,剩下一个同学急得团团转,怎么也没抱成团;接着又让13个同学来“抱团”,“四人抱成一团”,抱成四团后,还是有一个同学没抱成团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学生们兴致盎然,迫不及待地回答:“因为没抱成团的同学是多余的!”看着同学们高昂的情绪,强烈的求知欲望,余数的认识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可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火花。有了兴趣就有了开启了探究旅途大门的钥匙。二、质疑问难是关键“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3]疑问是推动探究的原动力。因为有疑问,才引发探究的欲望。而好奇、质疑、问难是儿童的天性,是探究意识的萌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题问题氛围,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那个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学生能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发表见解。如在教学“万以内笔算减法”时,教学进入练习作业之前,我在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一个学生突然举起手来:“老师,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全班同学都向发问的同学投去了惊异的目光,面对学生提出质疑的问题,我首先让大家猜一猜“从高位减起”是不是可行的,当学生的意见不一产生矛盾冲突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三道计算题作为新的探索材料。接着我耐心地等待大家的研究和探讨。在组织交流时,我启发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其过程是循循善诱、步步到位。使学生经历了“猜想(假设)——论证——实践——结论”这样一个认知过程,体现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的最后,我通过问题“课本上为什么选择了从个位减起”来小结,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有些方法尽管是可行的,但由于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一般是不可取的。这样的结果,既使学生认识到这段学习的收获和意义,又促进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三、创设情境是重点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的相关联的气氛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把学生思维带进新情境中来,并在心里上造成一个“悬念”,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开动脑筋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可能性》一课,我在教学时就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喜欢下棋吗?谁会下棋呢?其实,老师是个棋迷!看,我在前面已经摆好棋局了,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哪位同学有兴趣和老师较量较量?”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纷纷微笑着点头,大声说:“好啊!”“真的吗?”“我要和老师比一比!”......我接着发问:“老师有个疑问,让谁先走棋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们稍加思考后有的说“剪刀、石头、布”,有的说“掷硬币”,有的说“掷骰子”......学生兴致勃勃,情绪高昂进入到学习中去,自热而然地去探索“掷骰子”“掷硬币”等方法的公平性和原因。显然,这样的学习引发了学生的探寻意识,使他们向真正意义的探究迈进了一步。四、鼓励求异是核心求异是探究的核心。数学题目的答案可以是唯一的,而解答方法却不定是唯一的。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机会,培养学生多角度,研究、探讨解决问题途径,有利于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使学生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如“分数的再认识”一课,上课伊始,我先通过视频让学生感知分数的意义,接着同他们说一说“你能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小学数学论文精选

文档大小:4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