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1.1912年至1913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新的学制系统,史称《壬子癸丑学制》,取消中小学的读经课,使中小学语文课程趋一,称之为“国文”。1917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大会决议《推行注音字母以期语言统一案》,要求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推行注音字母。1919年该会又提议改中小学国文科为国语科。截至1922年止,学校以“”为标准语音进行教学,中小学其他各科教科书以及大学讲义逐渐全部使用白语文。学校教育用国音正字,用国语教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改革。2.在我国,“语文”课程于1949年正式定名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4.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5.1950年颁发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提出,思想教育的具体内容是。爱国主义思想和国民公德6.1956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的最大特点是将汉语教学与阅读、作文、识字等并列,作为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7.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突出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强调了书面语言,但却淡化了。口头语言8.1978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第一次提出了“基础训练”的概念。9.被称为“过渡”大纲的是1986年颁发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0.重视学生的一般发展,将“一般发展”与“语言文字训练”、“思想教育”并列,作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总要求之一,是1992年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稿)》的显著特点。11.语文基本素养就是指那些对学生必不可少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能力、方法和习惯,指学生应具备的。终身发展终身学习8.对于语文评价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改变了把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作为评价首要目的的传统评价思想,把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作为语文评价更重要的目的。二、简答题1.举例简述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答案: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2.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涵盖哪些主要内容?答案: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在内的一般认识能力;培养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能力;培养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简述语文素养的含义。答: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内容,内涵十分丰富。具体地说,它以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体验、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研究能力等的融合。三、论述题1.联系建国以来对语文课程性质和任务的争论,论述你对语文性质的认识。答题在建国后对语文的性质和任务的长期争论中,主要观点有工具性说,工具性与思想性说,人文性说,工具性与人文性说。无论哪种观点,都集中反映了当时对语文基本性质和主要任务的认识,反映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艰苦探索历程。发展到现在,在多年的实践和论争基础上,关于对语文性质的认识,在新课程标准中有了明确的定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文同时具有工具和人文的双重性质。首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解决社会联系任务的活动,实现交际的工具有多种,但最重要、最有效、使用最广泛最方便的工具是语文。这种重要的工具性质表现在外延上,指语文贯穿在人类的一切交际活动中;从内涵看,则指语文实现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概括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自我表现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对象施加影响的功能;自我教育的功能;创新功能。同时,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要素中最重要的是精神要素,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作为文化要素之一的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能够表情达意,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起着沟通的作用;语文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人类借助于语文实现文化沟通和互动,从而推动文化发展和创造文化;文化的各个方面主要通过语文反映和传授。通过使用语文从事精神活动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2.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具体论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答案在建国以来我国语文界的语文教学实践和论争基础上,大多数人已意识到历次大纲都

Ja****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