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复习建议(合集) 第一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复习建议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复习建议越淑丽、郭英一、重温课标对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要求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二、重温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对四年级上册的习作要求(大黄本P69~P71,详情略)三、本册教材的单元习作及小练笔的习作类型归类1.写实习作:写一处自然景观(第一单元)写观察中的发现(第二单元)写自己喜欢的动物(第四单元)写导游词(第五单元)写成长故事(第七单元)写回信(第七单元)2.想象习作:写童话(第三单元)看图作文(第六单元)写奇思妙想(第八单元)四、习作复习目标:再度明确本学年段的习作要求,帮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习作进行再次修改,使原习作在选材、遣词造句、谋局部篇、立意等方面有所提升,并在实际修改中进行习作复习。五、习作复习具体措施(一)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对自己原有习作进行修改的同时,尝试进行陌生命题的习作练习。1.审清题意。包括审对象(写人?写事?写活动?写物?);审范围(时间、地点、数量、人称等范围);审重点(抓住题目或话题中的关键词,即题眼)。2.明确中心——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一种是题目本身就规定了文章的中心(如,《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另一种是只规定了写作范围,写什么内容,确定什么中心要靠自己来定(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同学)。3.选择材料。材料要能反映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材料要真实;材料要有代表性、典型。材料的筛选要经过几个回合,反复思考。可以先将能用的材料一起罗列出来,再根据题意的需要,选择最有表现力,最具体而新鲜的材料,并安排主次详略。4.组织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教学还是复习时,都要指导学生写文章之前先列好提纲,明确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怎样分段,怎样衔接过渡;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样开头结尾等等,一一列出来,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楚。5.抓重点进行指导。各单元习作的的类型、重点不同,写作时具体的要求也不同。(二)复习形式:1.习作欣赏、修改和面对面辅导。这是针对已经书面完成的习作而言。2.口头作文。这是针对所有陌生命题的单项训练。没有更多时间写,但是可以口头叙述,口头指导点评。(三)重点强调1.审题练习要加强。审好题是习作的头等大事。2.卷面整洁很重要。卷面影响最终赋分。3.坚决杜绝背作文。命题不会原模原样。第二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习作专项部分习作一、《我的同桌》这个作文题,要求重点写应选()A、我和同桌的关系。B、关于我的事件C、我和同桌的共同事件。D、同桌的事件。E、我的事件加上同桌的事件。二、填空。1、《我佩服的一个人》是一篇______的文章,数量限制是_______,对象是_______,题眼是_________________。2、《记一堂有趣的自然课》是一篇______的文章,对象是______,范围是______,题眼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有条理的话。()学校的水沟积水不通,只见小华脱掉外衣,挽起袖子,卷起裤管,跳进水沟。()清晨,雷声隆隆,接着电光闪闪,不一会儿就下起瓢泼大雨。()拿起铁锹,一锹一锹地清沟排水。()望着他的背影,我心里很激动。四、如果以《我们班的新鲜事》为作文题,下列提供的写作材料,切合题意的在括号里打“√”,不切合题意的打“×”。1、我班王辉同学在全省象棋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2、我家新购置了一台电脑。()3、学校建起了“校园网”。()4、学校“红领巾”图书角建成。()5、昨天,班主任组织了班干部的竞争演说。()五、根据题目《我最感恩的一个人》选择正确的答案。1、本文应写成()为主的记叙文。A、记人B、叙事C、写景状物2、本文应重点抓住()A、景物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B、人物的特点和事迹来写,从而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C、事物的特征来写,从而说明事物的本质。六、根据中心,在下面一组材料中把你认为最典型的材料打“√”。中心:助人为乐。材料:1、小红天天帮妈妈做家务。()2、一个同学生病了,小红把她送回家。()3、同桌没有吃早点,小红把自己早点送给同学吃。()4、小红每天都按时接送下肢瘫痪的同学去上学。()5、一次小红生病了,医生让她休息,她还坚持送下肢瘫痪的同学去上学。()六、本册中我们又认识了不少人物,你能用100字左右的篇幅简单介绍一

安双****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