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程水文课程设计 第一篇:工程水文课程设计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学科:工学门类:水利类前景:本专业是以工程力学、水文学等为基础,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相关的基本理论及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方法,研究消除水旱灾害、科学利用水资源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水危机的日益加剧,改善现有水利设施,加快江河治理、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水资源,大力发展水电等重任,要求有更多的适合国家需求和市场经济需要的水利水电人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河流动力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工程结构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4.掌握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6.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所必需的测绘制图、运算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主干学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学、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工程经济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其中每门课程设计一般安排1--2周,毕业设计一般安排12--13周。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设计、科学研究机构,工程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设计、施工、管理和教学等工作,也可在土木建筑、交通和市政工程及其他行业从事相关工作。深造情况:设有农业水土工程、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水文学及水资源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农业水土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第二篇:水力学及桥涵水文课程设计大纲《水力学及桥涵水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中文名称:水力学及桥涵水文课程设计英文名称:Hydraulics&BridgeHydrology课程编码:设计周数:两周学分:2分开课学期:第四学期开课单位:河海学院一、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是:该课程设计是本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巩固所学的桥涵水力水文的理论基础,初步掌握桥涵水力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课,从事专业工作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水力计算和水文资料的分析、整理,以及桥涵水文特征值的计算。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一)水流阻力与水头损失计算(二)明渠水面曲线计算(三)水文资料分析整理(四)绘制理论频率曲线(五)设计流量及设计水位推算三、课程设计的基本教学要求需要安排专门的设计教室以及教师指导、答疑。设计需要的标准及有关规范学生可以到图书馆借阅,有关参考资料由教师提供。四、参考资料:1.《水力学》,赵振兴、何建京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桥涵水力水文》,杨斌、王晓雯等,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水文水利计算》,叶守泽主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五、成绩评定标准1.完成课程设计的态度(认真程度、是否独立完成等),20%2.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的内容要求完整,概念清晰,计算正确,设计合理,字迹工整,50%。3.能熟练使用Excel进行计算、画图,30%。大纲执笔人:杨斌大纲审定人:彭凯时间:2009年9月第三篇:工程水文实习报告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实习报告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专业:10土木姓名:陈XX学号:2010311XXX时间:2012年12月24日地点: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中枢镇西桥水文站实习名称: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实习实习目的:1.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习将课本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了解分析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水文情况。2.观察了解一个水文站的选取,了解水文站的作用。3.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工程水文分析仪器。4.了解水文站观测的项目和观测流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在实际当中不能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有学。实习就是将我们在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战中。我们怎样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灵活恰当的运用到生活、工作当中去,成为对别人对社会有用

一吃****仪凡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