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师德修养文章.docx / 文档详情
师德修养文章.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3万字
约39页
0
3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师德修养文章.docx

师德修养文章.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师德修养文章

第一篇:师德修养文章读《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有感教师的使命,就是挖掘人的潜力,引导学生朝着健康、全面、和谐的方向发展。师德修养培育的教师道德就像一面镜子,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什么是善恶、什么是美丑、什么是高尚和卑劣、什么是应当与不应当。教师用自己的身教来印证平日的言教,对学生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有人曾比喻说,学生好比洁白无暇的银幕,教师好似清晰的拷贝,拷贝上的各种形象总是要无可掩饰地投映到洁白无暇的银幕上去。这句话就深刻地提出:教师对学生产生深远而十分重要的教育影响。而这种教育影响取决于教师的道德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教师的自身道德对于学生的心灵成长和道德人格的形成无疑具有深刻地影响。而这种影响,正和乌申斯基指出的那样,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制度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是教师道德人格的影响力。但是教师要教育别人,首先自己要受教育;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光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摄入学生眼里,印在学生心中,都会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天天与学生接触的教师,其品行如何,生活态度如何,治学是否严谨,讲课是否认真,要求是否严格,对学生是否真诚爱护和关心,诸如此类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影响。这便是教师道德人格的熏陶感染作用。一个具有高尚健全道德人格的教师,他可以工作中、生活中,把热情洋溢、乐观无畏的进取精神,把好学多思、审时度势的思想作风,把正直诚实、任劳任怨的高贵品质传授给学生。通过这种每日每时的现实关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可以渐渐学到良好的素质、高尚的情操等道德人格品质。教师道德人格的这种教育影响,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其他方面的影响所难以比拟的,也是任何其他手段代替不了的。这是一种最现实、最生动的,也是最有力的教学手段。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道题的阳光。”教育实践证明,教师是用自己的知识和心灵教育学生。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可以教育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正直的性情、高尚的品德、坚强的意志,充分发挥教师的综合教育效应。可以说,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是处在整个教育过程的最“前沿”,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风范的折射驱动学生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第二篇:师德修养师德修养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21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搞好教育的行风建设和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第三篇:师德修养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之师德修养师德修养就是指教师根据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活动。师德修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既包括教师内在品质方面的修养,如公正、爱生、以身作则、献身教育事业、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等等,也包括外部行为方面的修养,如待人处事的态度与涵养,包括稳重、沉着、外表端庄、语言规范、衣着整洁大方等等。师德修养是内在品质修养和外部行为修养的高度统一。1.师德修养的基本的特点(1)历史继承性。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尚师德和师德修养的民族,从古代的孔子、孟子,到现代的陶行知、蔡元培,历代圣哲先贤、教育家对师德内涵和修养都提出过非常深刻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并终其一生践行自己的主张,成为世人楷模。倡导师德修养,首先就需要教师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责无旁贷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2)鲜明时代性。伴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教育思想的转变,师德内涵不断融入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等内容,烙印上深刻的时代印迹。例如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就是当今社会赋予师德的时代内涵。倡导师德修养,需要我们紧扣时代脉搏,站立时代潮头,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2.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有关师德修养的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求教育者要不断地学习,吸取更多的知识营养,教育学生要孜孜不倦,把全部精力投身到教育事业。孔子又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自身不仅好学乐学,而且终生如此。后代学者、教师,大多好学不倦。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四十年几乎没有间断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师德修养文章

文档大小:3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