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平均数教案及反思 第一篇:平均数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49-51页例3、练一练、练习八1-4题。教学目标: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学资源:投影,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你玩过套圈的游戏吗?如果每次限套15个,你能套几个?(请几位学生回答)谁套得准一些呢?2、出示场景,发现问题。(屏幕显示)谈话:看,四年级第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男,女生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这儿的两幅统计图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最后在屏幕上显示: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提问:怎样才能说明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要说出这样想的道理,然后选出代表在班里交流。各组代表向全班学生汇报本组的想法。2、教师故意设疑:如果把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分别加起来比总数可以吗?为什么?那比成绩最好的行不行?那比成绩最差的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说来听听吧。讲述:如果我们能够选取一个数据表示男生或女生套圈的整体水平,那么就容易判断谁套得准了,这个数据是么呢?那就是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3、提问:怎样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在小组内议一议。可能的方法如下:(1)学生移动条形统计图中方块,使4个男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2)把每人套中的个数先求和再求平均数。(注意让学生说明求和之后除以4)思考:为什么要除以4呢?4、谈话: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你是怎样知道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注意引导学生说明:为什么这里要除以5而不是除以4?)5、提问:现在你能回答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了吗?6、讨论:你为什么要求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出的平均数说明了什么?重点讨论:平均数代不代表那组每个人的真是数据?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练一练(1)教师出示3个笔筒,指名数一数每个笔筒里铅笔的枝数。(2)指名对三个笔筒里的铅笔进行”移多补少“的操作,并汇报操作的结果。(3)提问:移动后每个笔筒里的铅笔枝数表示什么?还有其他办法求出3个笔筒里铅笔枝数的平均数吗?(4)一起计算,指名说出算式,共同订正。2.练习八1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共同订正。3.练习八3提问:学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是155厘米,可能吗?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的队员吗?(1)在小组内讨论。(2)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4.练习八4(1)默读题目。(2)指名估计第一个问题,并计算。(3)把第2个问题口答。(4)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四、全堂总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好吗?补充习题相对应的练习。《平均数》的教学反思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习近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实际问题(男女生套圈比赛)哪个队会获胜?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二、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三、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中我结合平均数

兴朝****4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