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幼儿园教育叙事整理版.docx / 文档详情
幼儿园教育叙事整理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5万字
约27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园教育叙事整理版.docx

幼儿园教育叙事整理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教育叙事

第一篇:幼儿园教育叙事幼儿园教育叙事:奖“小红花”后的反思让孩子在幼儿园中享受快乐的童年生活,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和幼儿教育一直追求的境界。我们的老师在一日活动中经常地对每一位孩子的各种行为,给予了及时的评价,运用了如奖一朵小红花等诸如此类的物质表扬奖励方式,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同时获得快乐的体验,从而培养孩子自信等能力。表扬作为对孩子发展的积极意义被幼儿教师普遍认同,并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表扬作为评价的手段之一被广泛运用。心理学家指出,表扬对儿童的发展有其积极的意义,但表扬如运用不当的话会适得其反。换而言之,表扬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其消极的意义。笔者也曾在幼儿园中看到了诸多表扬后未见积极意义的许多片断。幼儿园的老师也有许多的感叹:现在孩子真是难伺候,表扬他了给小红花了还是不能好好地听话!那么,表扬奖励措施如何在适时、适度中发挥其效应?表扬方式如何适应幼儿个体差异?本文截取了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表扬奖励幼儿“小红花”等常见的片段,就表扬方式与幼儿、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对策。一、案例与反思【案例1】:因为说了,所以有“小红花”这是一个小班“娃娃家”角色游戏活动,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幼儿经过了自由选择主题、角色,进行了角色扮演后,教师一声“下班了”,孩子们围坐在教师身边,游戏进入了最后的讲评环节。师:娃娃家爸爸“小厨师”今天烧了什么菜?很多幼儿举手教师请了一个男孩子,他说:面条和辣椒。师:好,奖你一朵小红花。男孩子笑嘻嘻地跑到老师那里,“小红花”贴在了手上,很得意地回座位给旁边小朋友看,很多孩子在下面纷纷喊叫:老师我也烧了面条和辣椒……接着又奖励了两个扮演妈妈的孩子,孩子们就更加起劲喊了:我要小红花……面对很多孩子讨要小红花的局面,老师说:我们去小便洗手。教师连着说了几遍后,孩子们也不再继续讨要小红花了。讲评也不了了之,草草收了场。【反思】:奖励方式与小班游戏内容要匹配从这个游戏讲评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红花”对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很多孩子想得一个。第一个孩子是因为扮演“小厨师”烧了菜而得到“小红花”的;后两个小朋友是因为想得到“小红花”而说自己烧菜的;而众多叫喊的孩子也是因为想得到,索性就直喊“小红花”了。给幼儿的感觉是:因为我说了,所以我有“小红花”。而教师奖励的真正意图是为了激发孩子对游戏情节的回忆,并用语言再现。教师奖励机制的运用不当,误导了孩子。教师针对孩子们热闹的讨要小红花场面,采取回避的策略,显然是不恰当的。此时如果教师充分利用“小红花”对孩子的吸引力,来针对游戏重点指导内容进行恰当讲评的话,应该不会出现乱哄哄的喊叫场面的。小班角色游戏应该由教师来讲评的。再说,角色游戏中教师的奖励并非一定是“小红花”才能起到作用的。【案例2】小红花失去魅力了这是小班“参观幼儿园”后的谈话,也是下一音乐活动的过渡环节。幼儿刚刚喝完了白开水,在半圆形的坐位上等待。配班老师正在帮忙准备录音机。老师问:刚才我们看了幼儿园的环境,小朋友都看到了什么呀?幼儿没有人举手,但下面有幼儿在自言自语说。教师走到其中自言自语的一男孩子面前,请他说。小男孩说:“我看见了树、房子。老师再问:其他小朋友看见了什么?有2、3个幼儿举手,前面回答的男孩也是其中的一个。教师发现前面的小男孩又举手了,马上说“你举手发言真多”并奖励了他一朵小红花,小男孩得了小红花坐得很端正。大多数孩子对小红花无动于衷。谈话只能在教师的一言堂中草草结束了。【反思】:表扬奖励要讲究适时,发挥时效性。从这个片断看,孩子们热衷于自身的活动,教师为了有效地组织谈话活动,接连出了两招。一招是走到幼儿面前,另一招是“奖”。从这点看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真的是尽责尽力,但没效果。幼儿喝水后各方面正处于松散状态,教师的第一个问题没有能够引起孩子们注意,他们只是沉醉于自由自在的相互交谈中,教师只得走到孩子们面前,请幼儿回答。小男孩回答后,教师接着又问,举手的人还是廖廖无几,教师还是没能把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过来,请了小女孩回答后,发现了前面回答的小男孩也在举手之列,于是马上进行了嘉奖,但一朵“小红花”也没给教师带来转机,孩子们对老师的用心良苦根本没有体会到,还是没有能够进入教师的预想里来。从小班年龄看,经过了一个活动后,此时孩子们更需要的是轻松、自然的一种休闲式的交谈,此时组织“参观后的谈话”是不妥当。尽管平时孩子们对成人的各种奖励,“小红花”之类的吸引力较大,但如果是违背了幼儿的年龄特点,不能满足孩子们的身心需要,那么你再大的诱惑对孩子来说,也是无效的。如果说有效果的话也只是短期效益。奖励的运用只有在一定适当的场合下,在孩子们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它的时效性。【案例3】:小红花凋谢了小班“我喜欢”主题下的一个音乐活动,活动内容是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教师先组织幼儿进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幼儿园教育叙事整理版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