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广东省博物馆端砚展馆讲解词.docx / 文档详情
广东省博物馆端砚展馆讲解词.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3.9万字
约67页
0
6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东省博物馆端砚展馆讲解词.docx

广东省博物馆端砚展馆讲解词.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东省博物馆端砚展馆讲解词

第一篇:广东省博物馆端砚展馆讲解词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500、观众朋友您好,欢迎参观“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本展览展出馆藏端砚精品200多件,分四大部分,介绍了端砚的材质、制作工艺及人文历史。端砚又名端溪砚,因产于古代的端州(也就是现在的广东肇庆市)而得名,由于它有与众不同的石质、石品和花纹,以及“发墨不损毫”的特点,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位于我国“四大名砚”之首。501、青玉凤字砚砚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砚”也称作“研”,由生活上的研磨器发展而来。这张照片是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石砚、研石和墨丸。汉代以后,砚台的材质品类多样,有砖砚、陶砚、瓷砚、金属砚、玉砚、石砚等。石砚虽起源很早,但唐代以前没有普遍使用,汉代至唐代较为常用的则是陶瓷砚。用玉来制砚虽然好看,但不实用,仅作为把玩之用,或用来研彩墨,因为玉砚虽然质地细腻、坚密,不吸水也不伤笔毫,但滑而不发墨。此外还有用水晶、贝壳、竹、纸及骨等不同的材质制作的砚,丰富了砚的品种,但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还是石砚和陶砚,而二者相比较,石砚则更胜一筹。502、箕形砚在唐代,端砚作为书写用具,主要以实用为主。砚面上一般无纹饰。砚的形制也较简单,式样不多。箕形砚,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砚式,由于它的外形似簸箕,所以命名为箕形砚,这方砚器形较小,可能就是专门用来随葬的器物。唐代的端砚主要以箕形较多,也有别的形制出现。唐代的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砚的底部都有足支撑。因为当时人们席地而坐,砚台放在低矮的几案上研磨,砚必须有足才比较平稳。这种有足的砚式,在唐末随高桌椅的出现而渐消失。后世的有足砚,仅是一种仿古和装饰而已。503、抄手砚到了宋代,除注重砚的实用价值外,还看重它的欣赏价值,一些文人墨客除用端砚研墨,还喜爱鉴赏端砚,馈送端砚,收藏以及研究端砚,于是出现了一些研究端砚的专著。宋代端砚形制端正、简洁、大方,比唐代丰富得多,1其中最具时代特征的就是抄手砚了,它是从唐代的箕形砚演变而来的。抄手砚五代时就有,而到了宋代是最典型的。抄手砚的砚底挖空,两边为墙足,可用手抄底托起,因此称之为抄手砚。端砚在宋代已经出现了重视装饰和观赏作用的倾向,虽然这种倾向还未能成为主流,但却对明清端砚的雕刻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04、端石椭圆刻花池砚明代端砚的砚形砚式更加丰富,在唐宋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创造了更多的砚形砚式如风字砚、荷花长方砚、蝉形砚、琴式砚等。这件端石椭圆刻花池砚不仅砚石雕刻精细,砚盒也十分讲究,盒上还镶钳有雕刻精美的玉石,正所谓“好砚配好盒”,能配有如此飘亮的砚盒,此砚肯定是一方好砚。505、荷叶砚端砚发展到清代,便从全盛世逐步走向衰落的阶段。大低由康熙至乾隆为全盛时期,道光以后逐渐走向衰落。张之洞在任两广总督时,曾主持重开老坑大西洞,出产了一批优质的砚石,俗称“张坑石”。这方荷叶砚可能就是“张坑”的出品,因为它来自老坑石,且石质石色都很好。上面刻的荷花,线条流畅,造型别致。接下来的两块碑的拓片内容刚好相反,一块是关于张之洞以开采端石用来做贡品的名义,重新开采老坑而做的碑,而另一块碑则是当地民众以妨碍风水为理由,不准开采老坑而做的奉禁碑。506、山外青山楼外楼砚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端溪名坑荒废停采,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端砚的实用功能逐渐褪化,渐渐远离了社会生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端溪的各坑口才恢复开采。新时期的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端石不仅用于制砚,还被雕刻成圆雕摆件和生活用品,呈现出大型化、立体化的特点。这方山外青山楼外楼砚是由国家级制砚大师刘演良先生制作的。他利用端砚石凹凸起伏的天然面貌作为山形来构图,只在天然砚石之间稍为雕刻几处楼阁亭台和稀疏林木,大部分地方则保留其天然状态,使整个砚面有着浓厚的自然山水意趣。接下来的端石圆之梦砚,相信大家一看就知道它是什么建筑的外形,它就是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而创作的“鸟巢”了。此外还有旁边极具地方特色的岭南佳果荔枝,是否让您垂延浴滴呢?507、端石桐叶砚老坑,在宋代已有开采,开采老坑石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因为老坑洞口地势低,洞底在西江水下百余米深处。雨季江水上涨时能将洞口淹没,干旱的冬季洞内仍然存有积水。采石多在冬季进行,排干积水是采石前必做的一项工程。古时候,数十人排坐在洞内,用竹箕、陶罐将洞内的积水一罐一罐传至洞口,耗时两个月左右才能将水淘干,历史上老坑总共开了不过二十次,90年代时已封坑,不再开采了。这方端石桐叶砚是由老坑的砚石制作的,砚背随形巧雕梧桐叶纹,生动别致。老坑的砚石细滑娇嫩,石品花纹丰富,是最受追捧的名贵砚石,冰纹与朱砂斑是只有老坑石才有的花纹。508、天蝠云龙砚除老坑石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坑口如坑仔岩、麻子坑、宋坑、梅花坑、等等,其中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在端溪诸坑中石质最优,俗称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广东省博物馆端砚展馆讲解词

文档大小:6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