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外观设计教学大纲 第一篇:建筑外观设计教学大纲《建筑外观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建筑外观设计》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类别:课程编号:11305802课程归属单位:美术学院制定日期:2007年6月28日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建筑外观设计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建筑外观设计的重要性,了解建筑外观设计需关注的问题,知道建筑外观设计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并介绍一些国内外可借鉴、吸收的优秀设计理念、设计思想、设计典范,以及未来建筑外观设计的大致走向和趋势。让学生认识到;建筑外观设计是受社会生产力、社会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制约的,是同当时当地的发展水平以及人们主观愿望的需求相适应的,是人们价值观的一种现实反映。我们既要认识到建筑外观设计的独创性、特殊性、多样性,也要看到时代及社会生产力对它的制约性,才能设计出既有时代精神风貌、又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外观作品,以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2、教学基本要求:(1)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建筑外观设计典范,并认识其大致的发展过程。(2)认识建筑外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和重要性。(3)了解建筑外观设计的特点,以及可参考学习的范例。(4)了解建筑外观设计应关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5)认识建筑外观设计怎样受地域、民族以及政治、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建筑外观设计时如何利用和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提高建筑外观设计的实用性和普遍性,使建筑外观设计更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从而也就更有魅力。3、本课程适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总学时数为48学时。4、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室内设计)(园林设计)(家具设计)的区别在于设计的主体不同。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数种有关建筑及建筑外观设计的书籍及大量的图片资料,教师自编教材,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各种优秀建筑实物的观摩及参观。6、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采用课堂理论与课外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用到的工具和设备如下:素描纸、有色装裱卡纸,水彩画纸、有色纸,水粉色、水彩色、彩色铅笔、制图笔、钢笔、彩色水笔、水粉画等等。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课堂理论教学1、教学基本内容、要求:通过对建筑外观设计的重要性、现实意义及实际应用的理论讲解,结合大量古今中外优秀建筑图片资料进行。使学生对建筑外观设计有一个总的概念。2、要求学生掌握:(1)建筑外观设计的外延和内涵。(2)在进行建筑外观设计时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3)历史上著名的建筑外观设计典范以及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4)如何灵活运用设计典范中的方法和理念为设计服务。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古今中外建筑外观设计图形资料及理论资料的观摩与阅读,对实物建筑外观设计的现场观摩。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难点:如何把一些成功的建筑外观设计理念应用到学习中去,如何设计出具有独创性、实用性,民族性、代表时代精神的建筑外观设计作品。4、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时要求教学内容:建筑外观设计理论及图形资料的浏览与观摹(实物与图片)建筑外观设计相关书籍学时:12学时,老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第二章建筑外观设计实物观摩考察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外出考察、观摩建筑外观设计实物,要求学生对优秀的建筑外观设计有较明晰的印象,根据实物建筑的特性及用途,找出其设计中的亮点和不足处,并用相机或绘画方式记录若干图形资料以备参考应用,写出考察报告及体会2000字左右。2、要学生掌握:优秀建筑外观设计所具备的基本要素及设计理念。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优秀的建筑外观设计的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和解读。难点:如何从著名的建筑外观设计中心吸收优点,并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作业中去。4、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12学时,外出观摩考察及资料的收集第三章资料整理归纳1、教学基本内容、要求:根据观摩考察收集到的建筑外观图形资料和文字资料,整理出有价值的设计文字资料及图形小稿,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完善修改。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学生的文字设计稿和图形设计稿进行修改和完善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其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提炼、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是其难点。3、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12学时,资料的整理和设计草稿的完成第四章作业制作阶段1、教学基本内容、要求:对设计小稿的放大制作,完成手绘作业一张(A3纸),电脑作业一张(A4纸)。按专业要求制作。2、本章要求学生掌握一个完整的建筑外观设计作品的制作方法和过程,并独立完成。3、难点和重点:重点:指导学生严格按建筑外观设计的实际要求制作作业,解决学生在制作中遇到的问题难点:学生的绘画水平以及对电脑软件的熟练应用将对其作业的质量有很大影响。4、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设计小稿的制作放大,12学时。三、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1、教学实践目的:通过课堂与课外的结合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2、教学实践要

琰琬****买买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