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设节约型机关倡议书(五篇) 第一篇:建设节约型机关倡议书全市各级党政群机关: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通知,各级党政群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带头节约资源,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发挥表率作用。为此,我们倡议:一、牢固树立资源节约意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充分认识我市资源状况和供求矛盾,不断增强资源节约意识,养成科学合理利用资源的好习惯,争做全市节约资源的示范者、推动者。二、坚持从源头抓节约。在进行基础设施改造、购买或更新设备时,严格执行有关政府采购节能产品的规定,积极采用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广泛使用绿色照明灯具,推广使用节水型水阀和卫生洁具。加强对各种耗能设施、设备的巡视检查,定期进行能耗监测评估,建立高能耗设施、设备有效控制新机制。三、完善资源节约的各项措施。尽快建立和完善资源节约的各项切实有效措施。对机关的建筑、照明、采暖、制冷、办公设备、公务用车等用能设施、设备严格管理。加强办公设备和公务用车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完好,最大限度地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办公、通讯费用支出,减少会议、出差等公务活动的经费开支。四、倡导资源节约自律行为。坚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减少和杜绝浪费。节约每一度电,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能耗,工作完成后及时切断计算机及附属设备电源,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机关”;严格控制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摄氏26度、冬季不高于摄氏20度,空调房间注意关闭门窗。节约每一滴水,用水完毕或发现龙头滴水现象,随手关闭水龙头,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的发生,提倡二次水的再使用。节约每一张纸,提倡双面用纸,注意信封、复印纸的再利用;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优势,非涉密文件尽量通过网络传送,进一步减少纸质公文印制数量,特别要严格控制各类信息简报的印发,做到可发可不发的一律不印发,需要印发的,严格控制印发数量;修改文稿尽量在电子媒介上进行,减少纸张消耗。节约每一升油,工作人员外出进行一般的非紧急性公务活动,尽可能乘坐公交车辆;紧急公务活动需使用公务车辆时,能几人同行的,不要分别乘用几辆公务车辆。五、强化资源节约责任制。把资源节约工作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注意每一个节约环节,堵塞每一个浪费漏洞,加强资源节约的监督检查,把节能、节水、节材、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变成自觉的行动。各级党政群机关在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处于重要地位,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影响。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为加快推进省会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二篇:街道建设节约型机关倡议书**街道建设节约型机关倡议书各部门: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战略决策,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和提高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为推动公共机构厉行节约,引领在机关干部、职工中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发挥党政机关的表率作用,街道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特提出如下倡仪:(一)节约每一度电1、节约空调用电。凡安装空调的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区域,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并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并尽量减少使用时间,提倡在下班前半小时关闭空调。2、节约照明用电。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室内亮度足够时不再开灯,尽量采用自然光,尽可能少开灯或不开灯。离开办公室要随手关灯,做到人走灯关,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灯具。3、节约电脑等电器用电。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在不使用时要及时关机,将计算机设置为不使用时自动进入低能耗休眠状态。办公设备停用半小时以1上时,要关闭设备电源,尽量减少办公设备电耗和待机能耗。下班时关闭办公设备电源插线板总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饮水机要随用随开,下班后自觉关闭各类电器设备电源。(二)节约每一滴水1、机关工作人员要坚持从我做起,从节约一杯水做起,不断强化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对“隔夜水”不能继续饮用的,要一水多用,用于洗手、清洗抹布、浇灌花草等。2、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严禁跑冒滴漏,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的发生。用水过后要随手将水龙头关紧关严,防止“长流水”和“滴漏”现象。(三)节约每一张纸1、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充分利用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功能,尽量在电子媒介上修改、传输文稿。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通过网络登载信息、传递文件。2、严格控制纸制文件等印刷数量,并提倡用再生纸。减少纸质文件的印发

是你****优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