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计划 第一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计划泉州中远学校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系列活动工作方案中华传统美德是优秀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操、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基本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教育学生成为品德优良、行为文明、素质全面的青少年的迫切需要;是增进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使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遵循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基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在实践,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二、实施原则1、知行统一的原则。坚持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提升,努力收到“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的教育效果。2、继承创新的原则。既要积极吸收和继承中华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在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3、协调配合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网络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4、实效性的原则。坚持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全校学生的原则,为了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三、工作目标1、总目标:以“孝、勤、仁、忠”为切入点,通过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识。增强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道德判断能力不断学美德、行美德、创美德;提高学校德育的整体水平,推进德育内容系统化、科学化、特色化的建设。2、培养目标以“孝”为主题,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懂礼貌、讲文明。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敬师长、关心社会,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以“勤”为主题,培养学生勤奋的作风。使学生懂得一个人只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实际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达到胜利的目标。以“仁”为主题,培养学生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时,关心他人,把他人利益放在前面的思想。在今天来说就是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以“忠”为主题,培养学生忠心爱国,为国家、整体利益而甘愿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四、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必须找准切入点,形成以点带面,以面成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动态链。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出发,循序渐进地去达到制定的培养目标。(一)课堂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素材,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紧扣教材、自然进行、点滴渗透、细雨润物、潜移默化。(二)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感受中华传统美德,诵读《弟子规》。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学生的一生提供营养。(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深化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课堂,更应走出去,深入社会,贴近生活,贵在践行,难在持久。1、深入德育基地开展活动。到烈士陵园扫墓,接受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看望孤寡老人,接受尊老爱幼教育。2、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爱心捐助活动、安全教育日到街道发放交通常规宣传单等,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和礼仪常识。(四)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内容。物质文化要着重构建育人的“墙壁文化”。在学校墙壁、走廊、教室、橱窗、寝室等处精心合理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精神文化要着重营造良好的校风和育人氛围。学校要加强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制度文化要着重健全各项制度和规范。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学校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五)开展“五个一”活动。1、每逢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一次“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切入点,结合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2

梅雪****67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