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弘扬传统文化 感受汉字之美.docx / 文档详情
弘扬传统文化 感受汉字之美.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0千字
约18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弘扬传统文化 感受汉字之美.docx

弘扬传统文化感受汉字之美.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弘扬传统文化感受汉字之美

第一篇:弘扬传统文化感受汉字之美感受汉字之美弘扬传统文化河北省武强县实验中学张凤华摘要与关键词——摘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要求学生写好汉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辅导教师刻苦自励,备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文化的兴趣。学生学习汉字更是积极踊跃,惜时如金,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武强县第四届汉字听写大会上,选手们表现不凡,孙非凡等五名同学堪称“汉字小达人”。汉字文化感染着每一个人,全校师生兴起了“写字热”:规规矩矩写好字,老老实实学做人。关键词:激发兴趣,刻苦惜时,规范写字,感受魅力。作者信息——张凤华,河北省武强县实验中学高级教师,电话***,邮箱511695051@qq.com,邮编053300。出生年月:1968年2月;性别:女;学历:大专;职称:中学高级;主研方向:规范书写汉字。2016年四月,在武强县第四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我校孙非凡等五名同学获得了团体冠军,而且是包揽全县前五名(一个满分,四个九十八分),局领导对我校同学们的表现赞许有加:“比赛的这些汉字难度很大,但实验中学的同学们不仅仅是把字写准确,而且写得规范、美观,太棒了!”比赛使选手和观众在充满紧张感的游戏中,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领略了汉字之美,提升了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此次比赛,展示了汉字书写的真谛和魅力,更让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得以传递。一、领导重视教师自励全世界都在学汉语,汉字文化越来越被重视。汉字无论是字形的演变,还是其中的文化底蕴,都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我校领导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传承,尤其徐杨和张凤华两位老师更是做了大量的工作。辅导老师怀揣远大梦想,心里满怀着对汉字的钟爱,为了能更好地辅导学生,他们不远千里,远赴汉字的发祥地——河南安阳。他们游历了殷墟,参观了汉字博物馆,听了讲解员对汉文字的分享,对汉字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感觉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从安阳回来后,两位老师拟定好教学计划,然后遍稽群籍,也从网上下载,牺牲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把资料给学生们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徐杨和张凤华两位老师为了文字的传承,兢兢业业,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力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许宏莲等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汉字(同学们没耽误过一节文化课),手不释卷,学而不厌,倾耳注目,目不窥园。功夫不负苦心人,同学们爱上了汉字,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他们的汉字积累丰富了,知识面拓宽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了。二、刻苦惜时激发兴趣汉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老师和同学们惜时如金,把课余时间当作海绵,充分地利用。饭打来了,老师顾不得吃;头上正课还有三分钟,同学们对汉字书写依依不舍。可以说是把时间论分算、论秒算,一点一点地硬挤。两位老师无遍数地翻字典,无数次地查阅资料,可以说是刻苦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他们几乎对每一个词的讲解都能做到举一反三,非要把所要讲的内容弄个通透。比如说到“缟素”(穿白色孝衣)这个词,为了同学们能深入了解,老师就列举了同类的(也是和颜色、丝织品有关系的很多词汇),如缃绮(浅黄色的丝绸)、缁布冠(一块黑布)、涅而不缁(用涅染也染不黑)、冰纨(洁白的细绢)等。两位老师不仅是精心备课,而且更可贵的是他们使事业成为喜悦,把喜悦变成事业。曾经有这么一个小插曲,有一天晚上,张凤华老师看到电视上说到“神荼郁垒”(shénshūyùlěi),她不太了解这个词,于是,觉也顾不上睡了,翻腾资料查找。直到查清(民间称“神荼”与“郁垒”为门神)为止。两位老师是兢兢业业,课下苦了自己,但他们是乐此不疲。为了让学生更方便、更有趣、更高效地识记和掌握汉字,徐杨和张凤华两位老师可是着实下了功夫。他们精心备课,变着法儿地讲解。从汉字的起源讲(如“莫”字,是“草”和“日”两个象形字组成的会意字,上下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意思是太阳已落入草丛之中,天色已暮。“莫”的本义是日落的时候);从汉字的结构讲(如“盥”字,是“皿”、“手”和“水”组合而成的会意字,下部是只盆的形状——皿,上部是左右双手在盆中洗,盆中还有水,表示洗手);从同音字、形似字方面加以辨析汉字。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老师还编了一些形象有趣的歌谣(如“羹”字,就像是一只小羊羔,放在火上烤,那滋味一定很美)。总之,老师传授汉字讲究方法,让学生想学、耐学、爱学。老师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了学生。同学们以学为乐的精神不只在课堂上,学汉字的好习惯也是经常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当起了“汉字医生”,如“蒜薹”“苤蓝”“莴苣”等菜名,很多人会写错,他们就给予纠正;还当起了汉字小达人,经常给其他人讲解:醋或酱油放的时间长了,都有“醭”(bú)了;这苹果都带“䍉儿”(zhǎnr)了,等等。其他老师和同学对两位老师钦佩不已。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弘扬传统文化 感受汉字之美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