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理学概论(北大)历年期末试题 第一篇:心理学概论(北大)历年期末试题09秋三、名词解释(6选5)1、错觉2、混淆变量3、行为塑造4、短时记忆5、代表性启发6、知觉常性四、简答题(大致,3选2)1、什么是自我实现的预言?请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并说明其启示。2、试从学习理论解释大学同学关系融洽或者紧张的原因,并说明如何处理同学关系。3、结合心理学的理论说明如何改善记忆效果,并举例说明。五、论述题(2选1)1、人在问题解决、判断、决策等认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障碍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2、什么是应激(压力)?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谈谈应该如何应对压力。10秋名词解释5*4(六选五)思维,期望效价理论,启动效应,问题解决,双盲研究,最后一个忘了...简答(3选2)(10*2)1.干扰理性思维的因素有哪些?2.心理学家是如何解释遗忘现象的?请解释说明。论述(20分)1.什么是压力?请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概念阐释应该如何应对压力。2011年春一判断题(1*20)心理学能描述人的行为,但不能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人本主义强调不以意识为研究对象效度是。。(前半部分正确),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动机越强,越有利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对总体而言,智力高低和收入水平高低无关压力源可控制的程度越高,能感受到的压力程度越低(大概是这样)二选择题(2*10)假设某彩票还是神马抽奖的奖券平均1000张里有一张能中奖,这种强化属于()可变间隔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可变比率强化还一个选项忘了==这题有点纠结下列哪种属于无意识现象()出汗白日梦==另外两个选项又被我忘了心理学能描述人的行为,但不能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人本主义强调不以意识为研究对象:效度是。。(前半部分正确),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动机越强,越有利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对总体而言,智力高低和收入水平高低无关:压力源可控制的程度越高,能感受到的压力程度越低(大概是这样):二选择题(2*10):认知主义认为辨认特殊花纹的过程是?:a.回忆b.c.提取d.编码认知主义认为辨认特殊花纹的过程是?a.回忆b.c.提取d.编码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上网时间越长,成绩越低,这是a.相关研究b.因果研究c.d.在楼上看大人,但你并不觉的他们是小孩,这是a.大小常性b.形状常性c.颜色常性d.三名词解释(5*4)六选五错觉系列位置效应行为塑造情绪混淆变量还有一个忘了四简答题(2*10)三选二1.根据各个心理学学派关于动力的理论,解释人为什么要谈恋爱2.你更倾向智慧还是道德,从信度和效度方面解释3.依据学习理论,提出如何戒除网瘾的建议五论述题(1*20)胡锦涛的一段话,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民主选举、民主监督,保障表达权等权利,根据《感知觉》、《动力》、《思维》三章的理论阐述该观点的合理性。2013春一判断题(20题,只记得一些)人本主义强调不以意识为研究对象。(错)心理学能描述人的行为,但不能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错)听了山鹰社的报告以后,脑子里浮现出山峰和帐篷的样子,这属于创造性思维。(?)思维定势只会阻碍问题解决。(错)社会地位高的人往往比社会地位低的人主观幸福感强。(对)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够,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应该是对的?好不确定这题。)调查研究表明,中学生上网越多,成绩越差。说明上网能使中学生成绩下降。(错)新信息干扰旧信息的提取,称为倒摄抑制。(对)身边的人越多,人往往吃的就越多。(对)喜怒哀乐在各民族中的表现和面部表情之类的都是相通的。(表现好像是不一样的?写JJ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错了啊擦。。)智商很大程度上是可遗传的。(对)部分报告法可用来测量短时记忆的容量。(错)记忆研究发现,干扰是遗忘的重要原因。(对)效度是能够测量得到blablabla。。(对)在红色的墙上有一个灰色的正方形,看起来那个正方形是绿色的。这属于视觉后像。(应该错?)二选择题(10题,也只记得一些。)舌尖效应是清楚地记得要回忆的内容来自(C)记忆,但是就是回忆不起来。A感觉B短时C长时D?参观过长城以后,长城的样子能在脑海中保留一年,这属于(?)A知觉B表象C思维D?以下(A?)是一般能力A记忆力B色觉评价能力(好像是这个?)C节奏感D曲调感老师在改卷的时候不会因为字迹潦草而受影响,因为老师对答案有一个预判,根据这个预判来判断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这属于(B)A自下而上判断B自上而下判断C?D?强化理论是由()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由()提出的。答案是:斯金纳,班杜拉那个选项。实验研究某a对某b的影响,其中b是(B)A自变量B因变量C混淆变量D?感觉性与感觉阈限成(D?)关系。A常数B对数C正比D反比小孩犯了错误,大人把他心爱的玩具拿走,这属于(D)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三名词解释(六选五)知觉恒常性最小可觉差系

Ja****20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