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读书笔记.docx / 文档详情
心理学读书笔记.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万字
约35页
0
3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心理学读书笔记.docx

心理学读书笔记.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理学读书笔记

第一篇:心理学读书笔记读《教育过程》有感《教育过程》一书主要是以课程的制订为中心展开论述,无论是谈课程结构、学习准备、两种截然相悖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动机等,都是直接从课程的角度或者间接从影响课程制订的其他因素方面着手,来解决教育中的主要问题——课程的制订。之所以课程为中心,我认为其原因在于教育和课程之间的密切关系。简而言之,课程的发生是与教育的目的有潜在关系的。教育的社会目的在于培养人才,个人目的则是发展自身,教育的目的与教育质量和智育目标密不可分,而这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则在于课程的设计——设计合理的及课程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于智育目标,以期更好的达成教育目标。本书分为五点进行阐述,我将它们以“课程”为主线串联起来,谈谈自己对于本书中设计的教育因素和课程之间的联系。教材结构:这个因素与课程直接相关。本书尤其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每一阶段的学习不是完全独立、毫无关联的,现阶段的学习是一种接受新事物的过程,更是积累的重要环节——为今后的更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帮助和推进接下来的学习。很显然地,懂的基本原理可以使这一学科更容易理解。举个例子来说,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像打别人时自己的手掌一会疼这种类似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在教材的结构方面,尤其要注重基础课程的编制,怎样使基础性的知识被普遍的强有力的接受,让学生不至于在起跑线就落后。基础知识常常被认为是乏味的、枯燥的,而事实起本身也的确十分抽象,但展现基础的形式却是多样的,我们所要努力的就是如何采用较为丰富的形式来展现基础知识,以求学生不至于毫无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要考虑,怎样把教材分成不同的水平,配合不同层次(一般可以理解为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准备:其实准备的过程也可以使学习的过程,这一部分可能与课程的制订联系并不十分密切,但它影响着一个人今后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形成,因而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之中有许多与学习结构想重复的部分因此不再多置笔墨了。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百思不解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灵活性、自发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等特点。分析思维就是逻辑思维,它用逻辑规则对事物按部就班地认识,对其过程主体有清晰的意识。分析思维的特点是每个具体步骤均表达得很清晰,思考者往往意识到其思维的内容和思维的过程。对比可见,两种思维方式在特点上几乎是相悖的,但其实它们的发生和形成不是矛盾的。分析思维在学习尤其是理科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处,我与本书中提到的观点一致,认为直觉思维在学习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正确的直觉思维可以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直觉特有的穿透力和洞察力能帮助我们直接到达事物本质,起产生的效果也更强。在课程的设计中,如何是教材配合思维方式尤其是如何使教材能够促进学生的直觉思维的产生?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发现课本的插图变多了,内容不再局限于枯燥的文字,形式更为丰富了。这种形式的改变,我们可以认为是增加课本趣味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思维角度来讲,更加丰富、具象的知识展现形式为直觉的产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那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合理利用的这两种思维呢?一般来说,理科教师所强调的必定是学生的分析思维,文科老师虽然也鼓励直觉思维但由于特殊的应试制度,也会将许多本更适于用直觉思维进行思考的问题逻辑化、系统化。过分追求直觉思维当然是不对的,这样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必然会产生不安全感。但教师可以配合教材鼓励适当的直觉思维。例如在教授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用直觉体悟再授以系统的知识,这样直觉正确的学生学起来则更轻松,而错误的也不至于继续错下去。但这里所说的直觉并不是毫无依据的所谓“灵光一闪”,直觉应当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只有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直觉才有较高的正确率和较深远的意义。学习的动机:毫无疑问,学习动机作为一种主观性因素对一个人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的,而是辩证的,学习会产生动机,而动机则会推动学习。动机不会直接渗入到你的学习过程中,而是通过影响你的情绪、注意力等间接来影响学习。这必然是课程中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要将课程内容设计的有趣吸引人,更重要的是课程的内容要有实际的作用,让学生觉得这是值得学习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完善自己,从而使他们产生相应的学习动机。在现实的学校教育里,学生们往往会产生学的东西没什么用处、不值得去学,从而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这样一来,谁能保证保证他们在学习时还能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和高涨的热情,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不尽如人意。学习动机虽然是主管的,但影响它的因素是是很多的。比如教材的内容,比如教师的教授方式等等。教师在这一环节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附有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心理学读书笔记

文档大小:3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