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必修2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必修2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2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国家的含义: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也就是国体)3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4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1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表现在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是我国的立国之本。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新的时代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十八周岁(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除外)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内容:公民享有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意义: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监督权:监督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内容: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检举,控告的权利。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3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1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3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第三框政治生活,积极参与重在实践1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中学生如何参与政治生活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贱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选举方式:1直接选举优点:能直接的反映民意。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局限性: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难度大,选举成本高。间接选举优点:选举成本低,便于组织。局限性: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等额选举优点:可以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选择。差额选举优点:在候选人之间形成了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拱了选择的余地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1选举方式的选择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条件来确定。2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表明,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3我国采用的选举方式是和我国的国情1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了县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2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4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重要性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2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才能不断增强公民参与感、责任感,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第二框民主决策:做出正确选择参与决策的多种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依据: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意义:使决策反应社情民意。方式: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第二篇:高一政治必修2

书生****3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