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必修一一二单元知识点.docx / 文档详情
必修一一二单元知识点.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9万字
约55页
0
4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必修一一二单元知识点.docx

必修一一二单元知识点.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必修一一二单元知识点

第一篇:必修一一二单元知识点必修Ⅰ重点知识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分封制:1、背景: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周。②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2、概念:又称封邦建国……见课本P2下面。(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3、内容:①对象:a主体:同姓亲族;b异姓:功臣、姻亲、原来的附属国、殷商移民等。②分封的内容:土地、人口、物资、武装等。③诸侯义务:a服从政令b军事义务:戍守王畿、随王出征c定期朝觐、交纳贡赋d劳役服务④诸侯权利:a享有土地、人口和世袭统治权b分封子弟,任命官吏C建立军队和征收赋税4、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疆域扩大。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二、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特点:把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3、内容:①核心:嫡长子继承制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④大宗与小宗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3、作用:①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4、局限:诸侯国拥有较强的独立性,容易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③王位世袭,等级森严④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1、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总揽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②家天下的皇位世袭制。2、三公九卿制:①官吏及职责:(见课本P7,重点记忆三公的职责)。②作用:各级官员既配合又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加强了皇权。3、地方:郡县制①来历:见课本P8第一段②机构和官职:见课本P8第二段③起源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广泛推行。④郡县官吏职责:见课本P8第四段小字⑤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a官吏任免:是否世袭b划分基础:血缘还是地域c权利大小:有无封地等d影响不同4、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殿最制5、法律:①特点:细密、严苛②作用: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③指导思想:轻罪重刑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1)直接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2)深远影响: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一、三省六部制1、背景——秦汉时期(1)秦:皇权为核心的中枢权力体系,三公九卿制,丞相位高权重(2)汉朝:①汉武帝:中朝②东汉:尚书台取代三公权力(3)魏晋南北朝:三省制2、确立——隋唐时期(1)机构及职责:见课本P10右图。(2)运行程序:皇帝下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3)作用:①②(见课本P10第三段最后三行)。3、演变——宋元时期(1)宋:二府三司制。机构及职责:中书门下——行政权——宰相;枢密院——军政——枢密使;三司——财政——三司使又称计相。二府即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相权一分为三。(2)元:中央:中书省一省制,六部也归入中书省。原因:为了提高行政效率。结果:相权有所扩大。补充: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设立行中书省。行省制的意义:①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③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二、选官制度1、西周:世卿世禄制2、战国到秦朝和汉初:军功爵制3、汉武帝:察举制和征辟制。(1)原因(2)内容(3)评价见课本P11第三段。进步之处在于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门第。4、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弊端见课本第四段小字。5、隋唐:科举制。(1)原因(2)过程:①隋文帝②隋炀帝③唐代完善。(3)意义①②(见课本第五至六段。)6、明清:八股取士。弊端: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三、监察与谏议制度1、监察制度:(1)确立:秦汉。秦:御史大夫。汉:设御史府,长官御史大夫。汉武帝:刺史。(2)顶峰:明清。①中央:a都察院的督察御史,监督地方官员;b六科给事中:监督中央官员。②地方:按察使司。2、谏议制度:(1)确立:隋唐:门下省;(2)发展:宋:谏院;(3)消亡:明清:反映皇权发展到顶峰。3、评价①②(见课本P12第六段)。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汉唐时期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1、汉代的集权措施(1)汉高祖:郡国并行制激化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2)汉景帝:①措施:削藩,平定七国之乱。②结果:诸侯王的军事、政治权力被收归中央。(3)汉武帝:措施:①推恩令。作用:中央的直接辖区日益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②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必修一一二单元知识点

文档大小:4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