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快乐作文 快乐学习.docx / 文档详情
快乐作文 快乐学习.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2万字
约39页
0
4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快乐作文 快乐学习.docx

快乐作文快乐学习.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快乐作文快乐学习

第一篇:快乐作文快乐学习轻松学习快乐作文高年级教研组李爱萍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唉,明天又要写作文了,真烦!”“这次作文又没写好”„„看来,孩子们都是谈“作文”而色变了。作文之难,真的难于上青天吗?其实不然,我认为,只要用心,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一、从口语交际到能说会写。作文应该是孩子们表达、交流感情的一种形式。每个孩子都有表达与交流的需要,可真正诉诸笔端就觉得无话可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般的说话无须像作文那样要审题立意,要谋篇布局,要遣词造句,说话只要围绕一个中心就行,一句可以,几句也可以。所以,教学中,我首先从突破口语入手,让学生能说会写。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说话。可以是同桌相互说,小组轮流说,也可以全班抢着说。这样学生从敢说到能说,从能说到会说。平时,我也注意口语交际的训练,每天课前三分钟都留给学生,可以讲故事、说笑话、背诗等,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力争上好每次口语交际课,每次口语交际课后,我都会让学生把自己说的有条理的写出来,交给我修改。这样,一篇篇作文就脱颖而出了。二、从体验生活到有感而发。学生能说会写,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写,于是,我带领学生体验生活,让学生有感而发。所谓体验生活,让学生有感而发,就是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投身到生活中去,去观察,去投入,去感受,并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使之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我尝试带领孩子们走进生活中去,去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乐趣。每学期我都会安排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变化,然后写成日记或作文。春天,我让孩子们去找找春姑娘的脚印,从池塘边到草地上,从青青的小草到刚发芽的柳树,孩子们用眼去发现,用口去抒发,用笔去记叙;夏天,炎热的天气阻挡不了孩子们探寻的心,让他们与瓜果为伴吧;秋天,漫步在万顷良山千层浪的山间,感受丰收的喜悦与劳动的辛苦,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冬天,雪花飞舞,就让大家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一不小心,“雪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快乐起舞”这样的语句便脱口而出了„„让孩子们用眼睛去寻找美,用心去发现美,用语言去表现美。这样,他们的笔下就不再空洞无物,写出的作文自然有血有肉,丰富多彩了。三、从“要我写”到“我要写”。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曾说过,儿童在入学前,就萌发了绘画的兴趣,涂涂抹抹画的小猫、小狗、小树,虽难入木三分,但也有模有样。可见儿童从小就把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生活用写意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把表现生活的激情转移到作文上来呢?为此,我有意识地创造了一些机会,每逢节日就举行专题绘画比赛,赛后,大家一起观察,引导孩子们把喜欢的画说给大家听„„于是,一篇篇新作便诞生了。不仅如此,我们还比赛画春景、运动场景、劳动场景„„时间一长,无须我的引导,孩子们已习惯用语言去描述图画。此外,每次作文后,我都会为他们批改,尽量做到多表扬少批评,让孩子们陶醉在自己的作文中。改后,我让孩子们自己先读一读,然后相互传阅,最后,集体欣赏。集体欣赏时,我让那些写得好的孩子先读自己的作文,再让孩子们推荐欣赏作文,这时教室里气氛之浓让人难以忘怀。这劳动的快乐,与他人分享的快乐,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的作文教学氛围。孩子们在这种氛围的渲染下,自然而然地产生作文的愿望,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愿望。于是,作文便不再是为难之事,而变成了快乐之事。只有快乐地作文,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只有快乐地作文,才能养成好的习惯;只有快乐地作文,才能快乐地学习。第二篇:作文快乐学习快乐作文快乐大作文”教学法认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观察身边最实际的最细微的生活,是培养和提高这些能力的最好途径,把观察生活的过程设计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类似于“游戏”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获得感悟生活进而表达生活,能迅速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完全能够让学生“不怕作文”和“写好作文”。应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的要求,我们就“快乐大作文”教学法做一些解答。1、我们怎样让学生尽快地学会“摄取生活”?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生活素材”摄取得好,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生活素材”没有摄取到或者摄取得不好,就必然“难为无米之炊”。道理是对的,而在现实中,孩子们是不会有意地去观察生活摄取生活的,他们潜意识中也许认为:“天生就是这样的么!有什么值得观察啊?”再说,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也决定他们在生活中不是“忘情”就要“负义”。不是么?在“生活”的当时,孩子们可以高兴得天翻地覆得意忘形,而“生活”过去了,就不会再去想其中的情景、细节、道理来了呀!而且,生活时老是要孩子有意地想着“意义在哪里”,那不是“早熟”,过早得成为“小大人”了吗!所以,学会“摄取生活”的任务就要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快乐作文 快乐学习

文档大小:4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