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怎么把花儿开了改成拟人句 第一篇:怎么把花儿开了改成拟人句陈述句如何改成比喻句将陈述句改成比喻句,关键是找准切入点,使句子更形象生动。具体为:⑴确定要表达的主体,即本体。注意要突出句子主体的特点。⑵喻体的选取。确定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⑶喻词选择。好像、仿佛、像等。⑷注意改写后的句子要通顺。例1:陈述句:翠鸟蹬开苇杆,飞过去。先确定要表达的句子主体特点,要具体表现什么——“飞”。如何飞?确定喻体“离弦的箭”可改为:翠鸟蹬开苇杆,像离弦的箭似的飞过去。例2: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边。高大的橡树像草原上的哨兵似的挺立在路边。陈述句改成比喻句。1.长城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2.秋风阵阵地吹,黄叶飘落下来。3.京杭大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京杭大运河仿佛是一条银色的巨龙,伸向天边。4.战士们冲了上去。5.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6.圆溜溜的柿子挂满枝头。7.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像一块巨大的水晶石,透明极了。8.秋天,树叶落了。9.爷爷的手很粗。10.蝴蝶很漂亮。11洪水涌来。12.天黑了。天黑得像涂了墨似的,伸手不见五指。13.甲虫很美丽。14.天空中有一颗星星一闪一闪的,??,??,像小朋友的眼睛一眨一眨的。15.雨下得真大,??,仿佛一席巨大的珠帘悬挂在天地间.??,雨滴宛如黄豆般敲打着大地.??,雨点好像无数颗断线的珍珠洒落下来.拟人句应该怎么改写呢?小学生经常遇到改写拟人句的一种练习,但是有大部分的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完成,即使是做了也是错误百出。例如将“柳枝在微风中摇摆不定。”改为拟人句为例,学生的错误主要体现在两点上,一,误将拟人句改为比喻句。柳枝在微风中摇摆不定,好像在跳舞。二,没有体现拟人的特点。柳枝在微风中摇来晃去。拟人句应该怎样改写呢?第一,增加人的称呼,如“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公公婆婆”等。如上句就可以改为“柳枝姐姐”第二,改变名词的说法。如上文的“柳枝”,就可改为“柳树的头发”。第三,用人做的事来代替句中的动词。如上句就可以这些改法了:柳枝在微风中舞蹈。(一种)柳枝姐姐在微风中迎风起舞。(两种)柳枝姑娘的头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三种)第四,不改变原来句中的用词,增加描写人的形容词。以将“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来。”改写为拟人句一题为例。这一句就可以改写为“太阳公公红着脸慢慢地从东方升起来。”“太阳公公慢慢地小心翼翼地从东方升起来。”“太阳公公慢慢地害羞地从东方升起来。”把陈述句改成拟人句。1.鸟在枝头鸣叫。2.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声音。海底的动物常常窃窃私语。3.小鹿在河边喝水。4.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5.柳枝在风中摆动。6.蜜蜂在花丛中采蜜。7.高粱熟了。高梁涨红了脸。8.花儿开了。9.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10.小树在风中摆动。11.金鱼在水里游。12.蜜蜂在采蜜。蜜蜂哼着歌在花丛中采蜜。蜜蜂心事重重地在花丛中采蜜。13.小草儿发芽了。14.春天来了。15.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太阳慢慢地从东方爬上来。太阳慢慢地从东方露出红红的脸蛋。16.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如美人照镜一般。17.桃花开了。篇二: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拟人句答案,修辞(教师)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1、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2、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děi)、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3、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4、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双重否定词及分类:1、不得不、不能不、不会不、不是不、不敢不;2、无不、无非、没有不、不是没有、不可能不;3、不??不??、没有??不??、非??不可。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例如不??不、没有??不、非??不等。练习题:1、我必须工作。改:我不得不工作。2、病人需要去医院。改:病人不能不去医院。3、订购商品到货后才付款。改:订购商品不到货不付款。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或委婉。例如:我不得不告诉你事情的原委。(强烈)没有谁不惧怕他的威严。(强烈)你若是想在这个世界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强烈)他不会不同情我的。(委婉)没有什么不可以。(委婉)书面语中还经常使用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双重否定词语来表示肯定。例如:他的话不无道理。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他无非是想多捞点退休金罢了。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对手。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用词的一些方法1、表示判断。“是”“了”用“谁也不能否认”2、表示非常肯定。“一定”“必须”用“非??不可”“不能不”3、表示不情愿、不得已。用“只能”“只好”“只得”4、表示全部。“全”“全都”“全部”用“没有??不”“无不”5、表示推测。“

俊英****2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