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急救培训策划 第一篇:急救培训策划一.活动背景:现在各大高校都在进行着急救知识培训,本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宣传及培训急救知识,随着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台风等)的发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无情的夺取,有的人留下了一生无法挽回的遗憾,其实,有些不幸是本可以避免的,只有我们和我们身边的人拥有了急救知识,我们才能在灾难发生时,能够临危不惧,拯救我们的亲人、朋友和陌生人,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请来了省红会的专业老师前来培训,是一场非常有价值的一次培训。二.活动目的: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过使我们广大的师生了解及学会一些急救知识,当我们面对灾难事故发生时,能够做一个出手救人的勇士。也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够震撼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掌握急救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这项工作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各界的支持,通过培训让更多的人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让我们的生命多一份保障。同时,也让同学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放松一下心情。三.活动摘要:1)活动名称:携手人道博爱大学2)活动主题:急救知识校园行3)活动形式:室内培训4)活动地点:5)活动时间:2012年5月17日6)活动对象:全体师生四.活动具体安排:1.前期准备:1).活动开展前一个星期,由负责人跟急救培训老师进行联系,协商。2).向学校校团委、社联申请活动、活动素拓、培训场地(五教多媒体教室)。3).在活动开展前三天内在学校运用POP海报、横幅宣传。4).负责眷写邀请函、邀请社团负责人。5).联系记者团,宣传并报道本次活动。2.活动开展前控场:1).接待培训老师、并让活动司仪与老师沟通活动流程;2).接待素拓部同学;3).接待兄弟社团送来的贺信并粘帖;4).下午18:30安排同学进场并盖素拓分;3.活动过程:19:00活动正式开始在活动的进行中省红会的老师培训一些非常必要的急救知识,例如当一个人受伤晕倒后,如何进行正确的人工呼吸等,怎样包扎大出血伤员,培训中省红会老师会带来大量的模型,更直观的让我们掌握急救知识,活动进行中还会与同学们进行互动,让同学们参与到培训的过程中。21:00活动结束,答谢同学及老师,清理场地。五.活动后期宣传及总结六.资金预算:横幅:9元/米*10米*2米=180元宣传海报:海报纸2元/张*5张=10元多媒体教室租用费:30元矿泉水:2元/瓶*15瓶=30元总计:180+10+30+30=250浮动资金;50元预算总资金:300元2012年5月10日贵州大学红十字会第二篇:急救知识培训活动策划急救知识培训活动策划一、活动目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新的生活模式结构下,在生产、学习、生活环境中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愈来愈屡见不鲜,为能够利用宝贵的黄金时刻,及时、有效地开展现场救护,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提高非医学专业人员的急救意识与现场急救能力,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他们能够学习先进的基本救护理论和技能刻不容缓。二、活动内容由我院体育老师及医务室医师进行急救知识的PPT演讲和介绍,除了理论知识的介绍外,另有实践操作与互动的环节(志愿者可扮演伤者与救护人员先演示一次或多次,再由主讲师纠错,或者由讲师做一次正确的与其相比,再由同学们指出志愿者的错误在哪里)。每位同学均有机会对模特(暂无)进行现场模拟急救,并接受老师在旁的精心指导,从而加强急救技能的了解,进一步保证急救技能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期间给予积极参与的同学们神秘礼品。三、主办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办公室及医务室主办(或者红十字会相关人员合作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志愿者联合会协办四、活动对象针对我校全体大学生,以自愿报名方式,根据报名情况开班,分班进行教学培训。五、活动时间(三月底到四月初,具体时间在活动批准后与主讲人员商定)六、活动地点(待定,由主讲人需要,与参与人数等情况具体拟定于多媒体教室或清水平台等。)七、前期准备(一)准备一定量的奖品并打好包装(二).面向电子工程系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活动的宣传,进行报名工作;(三)根据报名情况进行统计和进行培训的分批。(四)通知报名的同学参加急救知识培训班的时间与地点;(五)借某一个固定的多媒体教室或其他公共场地;(六)所需道具与主讲人商议决定类型与数量后购入以免造成浪费。(七)颁发由电子工程系对优秀学员的结业证书(可省略),评选优秀学员并进行颁奖。最后,由活动方代表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第三篇:大学生急救知识培训活动策划大学生急救知识培训活动策划大学生急救知识培训活动策划1一、活动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新的生活模式结构下,在生产、学习、生活环境中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愈来愈屡见不鲜,为能够利用宝贵的黄金时刻,及时、有效地开展现场救护,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提高非医学专业人员的急救意识与现场急救能力

书生****m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