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总结和规划 第一篇:总结和规划西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发展规划西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于2004年6月14日正式成立,担负着西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化建设综合管理的职责,具体负责全面推进西安区“金保工程”建设,确保人力资源市场、医疗保险应用软件稳定运行为重点,以迎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第二批全国“金保工程”建设示范性城市验收为契机,以提高应用软件操作水平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突破口,以构建全区基础数据公共信息库,实现西安区社会保障卡“一卡通”为目标。五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艰苦奋斗,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龙头,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提高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西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经过几年的建设,全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显著加强,按照金保工程建设标准和要求,我区6街1镇24个社区全部实现了与市局数据中心的网络联接,完成了全省统一劳动就业(劳动“99”三版)信息系统安装、部署、测试等工作。为进行全面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截止到现在,劳动用工备案数据已按照省厅统一要求,进行了统一导入和查询,省厅通过劳动“99”三版管理系统就业可以直接调取各市(区)的劳动用工备案工作情况。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是目前应用时间长、数据量大、业务频繁的管理系统,五年来,我中心积极稳妥地完成了年末医疗保险系统的年终结转工作,为新年度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在日常应用过程中,对医保业务人员提出的相应问题,及时与市信息中心沟通,确保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为各项业务顺利办理及系统稳定运行做好保障。截止2010年9月18日,定点药店、医院已由几家扩展到与全市定点药店和医院整体联网,实现了市级统筹。按照市信息中心对金保工程建设要求,对社会保险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险种的数据按照统一指标要求由区数据中心的交换库上传到市信息中心。对数据中心机房的安防设备、设施进行了检测,对重点部位如防雷设施等进行了规划,为着手实施奠定了基础。三是加强日常安全管理。为了保证机房的硬件设备和数据的安全完整,一是安排专人对机房进行每天早、午、晚三次安全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隐患及时上报,以便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二是机房重新配置了2个气体消防灭火器,重新调试了烟感报警设备,保证了机房的设备和数据的安全。为了确保业务经办和定点维护工作有序进行,为参保人员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截止到现在,对90多个单位进行数据采集软件使用的培训工作,确保了新参保数据及时、准确、无误地导入公共信息系统。完成公共信息增减变更业务528件,涉及单位89个,人员826人,完成率100%;完成了3112张社会保障卡的制作和688张卡的补卡制作,并及时发放到参保人员手中,完成率100%。完成了150多张异常问题的社会保障卡的维护,确保了参保人员持卡就医。完成了760张社会保障卡的挂失工作,保障了卡内资金的安全。“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我市金保工程建设工作将按照部、省提出的“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突出一个重点,加强两个融合,推动三个转变,实现四个覆盖,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再上新的台阶的总要求,即:突出社会保障“一卡通”这一重点;加强各业务领域信息化工作的有机融合,加强信息化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要从以城镇、职工为主,向统筹城乡、全面发展转变,要从以本地为主、区域性建设,向全国协调、整体推进转变,要以支持管理经办为主,向经办、服务、监管、决策支持等全部功能转变;实现对各项业务工作的覆盖、对服务人群的覆盖、信息系统功能的覆盖、管理服务机构网络应用的覆盖。为此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在社会保障方面,紧跟新医改、新农保、农民工等几项重大政策的出台,做好信息化的支持工作。重点做好新农保省级统筹部署工作,医疗保险区级统筹建设工作。二是在人力资源领域,适应劳动力市场与人才市场的融合,提出解决方案,并重点加强公务员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应用。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劳动就业工作进行融合,形成一体化管理平台,通过统一管理系统开展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劳动就业管理系统的统一应用的指导工作。三是全面开展公共服务建设工作。四是通过实施统一应用软件,在信息化手段支撑下实现“五险合一”、“一单征收”、“一站式服务”,使经办模式从分散走向集中,经办地点从大厅走到网上,各项对公众的服务更加便捷,对基金的监管也从现场监督逐步走向现场与网络监督的有机结合。同时,对决策的支持更加及时、科学。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一只****呀盟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