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急诊科门诊输液室整改措施 第一篇:急诊科门诊输液室整改措施关于地区对阿克苏市医院急诊科免疫规范化管理专项整治活动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门诊输液室含氯消毒剂浓度监测日期记录到2016.2.3二、改进措施:1、护士长对科室工作质控力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科室存在的问题,对各项护理工作及制度落实情况未检查监督。2、个别护士对消毒隔离管理未按要求执行,科室院感监控员未尽到应有的责任。三、改进措施:1、护士长对本次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跟踪检查做到及时整改。2、科室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教育,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及消毒规范要求,保证患者安全。急诊科2016.3.2第二篇:急诊科与门诊输液室关于门诊儿科输液室与急诊科分设的申请尊敬的医院领导:自2009年门诊部大楼改造完成,门诊输液观察病人也日益增多。从门诊部改造前的日输液量30人次左右,骤增至80人次/日,最高峰可达150多人次/日,其中儿科输液占40%以上。门诊输液病人的增加,足以证明门诊已逐渐发展壮大,我院正在摆脱“小门诊,大住院”的束缚。同时也凸显了现如今急诊科兼管门诊儿科输液室的矛盾与隐患,特别是在全院上下众志成城力争“三甲”的今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急诊科兼管门诊儿科输液室在医疗护理存在安全隐患。1、目前急诊科护士只能满足院内、外急诊工作,门诊输液工作无专门护士负责。急诊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出车率、接诊人次大大增加。现每日急诊出车在10多次左右,特别是经常有省内、外的长途接诊任务,造成门诊输液工作无专门护士负责的局面。2、门诊输液是门诊病人治疗的重要手段,存在病人多,用药种类多,病种繁杂的特点。由于这些原因,工作琐碎重复,要求护士有很强的准确性和责任心。急诊护士往往在匆忙出诊后,不能对输液病人的病情做连续性的观察和准确判断,也不可能对未做完的治疗进行再次核对,更来不及做好床旁交接班,大大提高了出现差错、事故的几率。现存在的口头交接、电话交接缺乏规范和依据,完全不符合“三甲”医院创建标准。3、由于门诊输液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急诊人力,抢救室有危重病人时,护士无法抽身协助,仅有一名护士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抢救措施不能迅速到位,抢救力量缺乏,存在引发纠纷的风险。4、急诊科没有儿科专科医生,儿科门诊又与输液大厅距离较远,门诊患儿出现病情变化,没有专科医生立即参加抢救,导致医患纠纷的隐患一触即发。5、急诊科做为抢救危重病人的前沿阵地,迅速出诊,快速反应是基本原则,由于出诊护士忙于门诊输液病人,延迟出诊时间,极有可能延误抢救时机,增加出车风险,极易引发纠纷。二、急诊科兼管儿科输液室在医疗服务存在安全隐患。1、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服务的“买方市场”已形成,患者和家属既要求生理上的治疗,又要心理上的愉悦,医院面临严峻挑战。门诊无专门护士负责输液室,将导致病人等待时间过长,病人怨言增多,医疗服务满意度下降;急诊护士兼管门诊输液,参加抢救的护士少,将影响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急诊病人满意度降低,且不符合“三甲”医院的创建标准。2、尤其是儿科输液,患儿年龄偏小,家长要求高,穿刺难度大,患儿配合意识差,导致护理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投诉大量上升,急诊科做为医院的窗口科室,给医院的形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3、高强度的运作,在加上急诊工作的特殊性,使急诊护士持续呈紧张状态,心理、生理上均未能得到更好的休息。出诊工作的高风险性,出诊环境的复杂性,急救病人的病情多变性,抢救工作的紧张繁重性,都给急诊护士带来严峻考验。门诊输液工作和急诊出诊工作让护士身体无法得到休息,而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又让护士心理压力很大,负面情绪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无法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三、急诊科与儿科输液室分设的优点1、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管理、医护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的具体体现,急诊科的任何一个环节的改进都可以优化整个医院的运作。2、门诊儿科输液室可以分流一部分患儿,缓解儿科住院部压力;还可以对患儿进行系统化的、规范化管理,留住病源。3、门诊儿科输液室与急诊科分设有利于院感控制与预防。4、门诊儿科输液室与成人输液分设给成人输液室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5、门诊儿科输液室与急诊科分设,使年资高的儿科专科护士能给得到用武之地。小儿静脉穿刺的高成功率将为医院增添美誉。急诊科2010-06-26第三篇:门诊输液室工作制度门诊输液室工作制度门诊输液室主要负责门诊病人的注射、输液治疗,以方便病人。一、各种注射治疗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过敏试验。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治疗前必须严格核对治疗单(输液单、注射单)和药物。(三查:查药品有无变色、沉淀、包装有无裂痕,药物的有效期,配伍禁忌,批号;七对:对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过敏药物是否已做过敏试验);嘱病

一只****呀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