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的影响 第一篇: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的影响试论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的影响姓名:班级:学号:631306040114【摘要】:美国“9·11”恐怖主义事件给全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撼,恐怖主义便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2014年以来,“伊斯兰国”又异军突起,并迅速蹿升为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领头羊”。随着去年的昆明3.0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恐怖主义这四个字又给了我们当头一棒,让我们不得不注意起国内恐怖主义的活动。【关键词】:恐怖主义国内反恐发展态势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中国诱发恐怖活动的因素相对较少,国际恐怖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和冲击较小。但“昆明3.1恐怖袭击事件”也给中国再次敲响警钟:中国绝非远离恐怖主义的“安全岛”,必须明确分析恐怖主义活动对中国的影响,在对付恐怖主义问题上切不可掉以轻心。一、国际恐怖主义新版图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面临的威胁更加多样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绝大多数国家面临的不再是军事上的入侵或进攻等直接的威胁,而更多的是来自正在不断上升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恐怖主义则是这类威胁的最具杀伤力的制造者。中东恐怖势力蹿升,已成为国际恐怖活动首要策源地。随着“伊斯兰国”的异军突起,国际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泛滥肆虐,一幅以中东、南亚和非洲为主要策源地的国际恐怖主义新版图逐渐形成。国际恐怖势力已由过去的“单中心”向世界各地的“多中心”发展,形成了一道新的“恐怖链条”。2013年4月,“伊斯兰国”发布2013年度战果报告,宣城2013年共发动了9540起袭击行动。据伊拉克政府统计,2014年由“伊斯兰国”等组织发动的恐怖袭击和暴力冲突共导致该国15538人死亡,22000人受伤,成为2007年以来“最血腥”的一年。“伊斯兰国”的发展蔓延与中东地区的政治生态及国际大环境息息相关。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80多个地区和国家的13000人加入“伊斯兰国”组织,其中中国籍人达100名左右。很多国家也都不断发现与“伊斯兰国”有联系的极端分子从事恐怖袭击的图谋。可见,“伊斯兰国”已成为吸引全球恐怖分子的“磁石”。伊拉克驻美国大使鲁克曼表示,“‘伊斯兰国’的兴起是一个全球肿瘤。如果国际社会不能有效协调应对,那么将导致出现1000个本·拉登”。二、恐怖主义离中国很近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在世界各地制造了多起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事件,并带来严重后果。相比之下,似乎恐怖主义离中国还远。但是翻开世界地图,不难发现中国与国际恐怖主义有多么紧密的“地缘联系”。作为恐怖主义的“大本营”,中亚地区位于费尔干纳盆地,该盆地位于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遍及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诸国,东部边缘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该地区贫穷落后,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汇集了三股黑恶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提起国内的恐怖势力,我们不难想起这几个词:东突、疆独、藏独、热比娅、**„„一直以来,国内的恐怖势力都是和民族宗教矛盾相连的,而“东突”也正是中国最大的恐怖主义威胁,这些以分裂国家为目的,以一定组织形成出现的恐怖主义组织对新疆地区的稳定与安宁构成了现实的威胁。它们培训暴力恐怖分子,积极筹集武器弹药,实施恐怖破坏活动。以1997年伊宁大规模骚乱事件为标志,新疆民族分裂活动进入活跃期,带有“圣战”色彩的暗杀、爆炸等恐怖暴力活动频繁发生。恐怖主义活动已经成为影响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不稳定因素。今后一段时期,这种民族分裂活动、非法宗教活动与恐怖活动相联系的趋势,将使中国边疆地区安全形势和社会治安形势面临严峻挑战。盘点近两年中国境内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4·23新疆巴楚县暴力恐怖案、天安门10·28暴力恐怖袭击案、5·22乌鲁木齐爆炸案、3·0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仅仅两年,便已发生了如此多的恐怖袭击事件。据统计,2010年至2014年5年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伤亡22870人,其中因公牺牲2129人,因公负伤20741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年都有超过400名民警因公牺牲,他们的平均年龄仅仅是45.5岁。而对于广大百姓来说,他们正是暴力恐怖事件的直接受害人,在昆明事件之后,恐怖分子逃窜,全国的百姓都是人心惶惶,火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的人流量明显减少,可以说,那段时间,每个人都是在担惊受怕中度过的。显然,我国面临的反恐形势日趋严峻,我们对恐怖势力必须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并注重从根源上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全国上下严阵以待,严厉打击,遏制住恐怖主义势力滋生的苗头。三、防恐反恐势在必行现在中国已经长期面临着各种恐怖主义的威胁,并且这些恐怖主义威胁的种类和特征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为此,中国必须将打击恐怖主义作为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中国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强调在遵守国际法原则、恪守国际关

淑然****by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