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恩施自治州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第一篇:恩施自治州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恩施自治州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试行)为了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规定,实现我州基础教育“严管理、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目标,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州实际,特制定《恩施自治州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一、总则第一条:教学工作常规是指导和规范学校、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准则。教学常规包括总则、教学计划、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和批改、帮助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学总结和附则等内容。第二条:本常规的实施目标是:1、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教学质量观,以人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通过本常规的实施,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2、促进新的课程结构的建立。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学科之间缺乏整合的现状,正确处理课程的分科性与综合性、统一性与选择性的矛盾,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建立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促进教师积极开展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二、教学计划第三条::学校必须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编制学校课程计划、安排课表,教师必须按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计划、备课组计划和教师学科教学计划(含辅导计划),应在学期初制定。第四条: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内容: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包含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及目标、实施措施、时间安排等。2、教研组计划包括教研组基本情况、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及目标、具体措施、活动安排等。3、备课组计划包括备课组基本情况与学情分析、教学要求、具体措施、活动安排及教学检测与评价等。4、教师学科教学计划包括课程总目标或学期课程目标、学情分析、教材和其它课程资源分析,减负提质的措施、教学进度及活动安排、教学检测及评价、学生辅导等。三、教学准备第五条:凡已开高课程,每节课均备课。备课要备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学情、教法、学法与教学过程,要充分挖掘身边鲜活的教学资源。集体备课(同年级同学科有2人以上执教的)教研组或备课组长要坚持按每个单元(或章节)召集教师备课一次,资源共享,但共享教案要留一定空间供个人创造发挥和教学反思之用,体现集体智慧和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第六条:教案要求:1、教案按课时逐节撰写,并包含以下主要内容,即:课题;教学目标及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资源和手段准备;教学思路及教学过程等。授课后补充教学反思。2、教案的格式、详略不强求一律,应视课型、教材深浅程度、班级学生情况而定。3、备课至少超前一周,保证教师有设计和反思的时间。四、课堂教学第七条:教师必须按学校课表上课。调课权在教务处,教师不得擅自停课、调课以及请人代课。第八条:教师要认真做好上课前的有关准备工作,关在上课铃响前到达教学地点,进教室要衣着整洁,仪表端庄,精神饱满。第九条::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及其他专用教室(实验室)的作用。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到专用教室上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第十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实施有效教学,不提前下课、不拖堂。课堂上不得接听手机或使用其它通讯工具。课堂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要及时报告学校,并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处理。第十一条: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要特别关心学习困难学生,不讲不尊重学生的话,不做不尊重学生的事,使学生有自尊感和归属感。任何情况下不得羞辱学生,不得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将学生赶出教室。第十二条: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教态要亲切自然。尽量让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散发魅力,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动眼观察、动脑分析思考、动手操作、动口交流评价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第十三条: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一节课中留给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学习经历和已有经验,关注个性差异,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第十四条:教师的课堂提问或组织学生讨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指向性强。一般不提缺乏思考性

一只****生物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