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情系群众献爱心助医下乡送温暖00 第一篇:情系群众献爱心助医下乡送温暖00情系群众献爱心助医下乡送温暖——郑州市慈善总会、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慈善助医,送医下乡”活动侧记2010年11月13日,为缓解贫困乡镇群众“看病难、看名医更难”的问题,由郑州市慈善总会、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郑州博大男科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慈善助医送医下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活动的第一站来到了郑州市莆田乡卫生院,在活动现场,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的专家不但为群众讲解了疾病治疗及保健的相关知识,还为广大群众免费进行了血压、血糖的测量,并发放免费药品300余份,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据郑州市慈善总会负责人介绍:“慈善助医送医下乡”是我市今年慈善救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创新慈善助医的一项具体举措,是协调组织社会力量、爱心医院对贫困农村人群实施医疗救助的一件善事、好事,对推动和谐新农村建设,发展慈善事业具有积极意义。由于贫困乡镇交通不便,医疗条件有限,很多村民都是抱着“小病拖、大病挨”的思想,往往是把小病拖成了大病。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院长王志余指出,“慈善助医送医下乡”活动除了给这些贫困百姓送医送药外,还要纠正他们陈旧、错误的就医观念,让他们懂得基本的预防保健常识,总之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同时,选派最优秀的,具有丰富经验的老专家、名大夫和医护人员组成慈善医疗队,为贫困百姓亲诊。11月13日,慈善义诊活动当天,由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院长王志余教授亲自率队的义诊小分队一行十人,一大早就来到郑州市莆田乡卫生院,听说有专家要来义诊,群众也一大早就在那里排起了达50人的长队。专家们不顾旅途劳累,立即投入到义诊活动中。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为了确保义诊活动的质量,让偏远山区的百姓得到最好的诊疗服务,不仅由院长王志余教授亲自带队,还特地抽调出医院最有经验的专家们及护理人员组成诊疗小分队,带来彩超机、心电图仪、血压仪、血糖检测仪等设备方便居民检测疾病,而且还准备了500份板蓝根、为C银翘片、钙片等免费药品,随行还带来了上千份健康宣传资料在现场进行派发,并热情地为他们讲解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细心的专家们还专门带了小本子,将群众问及的症状记录下来,写好诊断建议交给他们。专家们以良好的医德、医术、医风,满腔的热情,高度负责的精神,用自己丰富的医学理论,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为居民讲解健康知识和科学养生之道。持续一的活动,义诊服务台前始终是被热情的群众所包围,场面热闹而有序。群众对这次活动表示出极大的热情,他们感谢市慈善总会和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很多人参加完义诊都坦言,这样的活动对老百姓来说,是真正的实惠,毕竟健康才是根本,同时希望省城医生能够经常下来。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专家的到来,为莆田乡刮起一股“健康旋风”。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专家们共义诊病人近500位,发现患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和腰腿疼的病人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颈椎病等也是常见病。医院把带来的相关药品都全部免费发放给了村民,并做了相关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对于特殊病例和在义诊中需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经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确定,由本人持低保证(无低保证但生活确有困难的持村委会证明)还可以免费就诊。据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负责人介绍:医院决定今后还将经常开展此类活动,为我市乃至我省贫困人群提供义诊、咨询服务,弘扬慈善精神,普及防病、治病知识,为更多的居民送去健康。“慈善助医送医下乡”将在未来半年内,为全市50个乡镇的近百万贫困人群进行免费专家义诊及免费送药活动。第二篇:送温暖、献爱心王寺街道跃进小学“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安排一、指导思想以“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宗旨,按照长安区教育局“关于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的通知”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献爱心活动,切实把对贫困学生、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构成一道“校内扶贫助学、校外关心弱势”亮丽的风景线。二、活动时间2010年4月15日——4月25日。三、参加对象:全体师生。四、活动要求(一)健全组织,营造氛围。1、成立扶贫领导小组。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成立新的扶贫帮困领导班子。组长:唐卫选副组长:张红军成员:各班班主任2、重新排查摸底。4月15日前,教导处负责对各班贫困学生再次进行排查登记,若有新增的及时上报校长室;大队部负责走访社区,对社区内的军属、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进行一次摸底调查。3、召开动员大会。4月15日,召开全体教职工动员大会,部署“送温暖,献爱心”工作。同时,利用国旗下讲话,在学生中进行宣传教育。(二)扎实有效,开展活动。1、师生结对。要求每位老师与一至两位同学结对,结对对象为:特困生、特殊家庭学生、学困生、留守儿童等。

莉娜****u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