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感动学生十大优秀教师评选方案(合集五篇) 第一篇:感动学生十大优秀教师评选方案信息学院首届感动学生十大优秀教师评选方案信息学院首届感动学生十大优秀教师评选方案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感动学生十大优秀教师”的评选,展示一线教师的风采,增进师生的情谊,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共创和谐信息、和谐湛师。二、活动时间2007年4月份至6月份三、活动口号传递感动共创和谐四、参选对象:信息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对象:信息学院全体学生五、参评标准1、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进生活、贴近青年的原则,要重点突出平凡生活中的感动。2、紧紧围绕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等各类“感动”主题,能充分体现人们的追求、真情和责任,能带来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3、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乐于奉献,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教师形象,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同行的好评。4、作风扎实,精通业务,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5、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热心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六、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会活动设立组委会和评委会。组委会主要由学生会主席团和各部长组成,拟邀请学院领导及有关人士担任顾问。评委会由学院辅导员和学生会干部以及基层同学代表组成,负责对各班推荐的优秀老师进行评选审定。七、活动方式及推进步骤(一)准备阶段(2008年3月25日至4月1日)1、制订首届“感动学生十大优秀教师”评选标准、评选办法等。学生会发放活动征求意见稿,收集各方意见,完善活动方案。2、宣传发动。学生会如开部长会议、班长例会,并通过网络、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本次活动的意义,引导广大学生踊跃参加。(二)初评阶段(2008年4月2日到2008年4月15日)1、基层班级报名。学生会召开班长例会,认真传达通知精神,各班充分酝酿后在班级范围内提名“感动学生十大优秀教师”预备人选一名,并附上1000字左右的感动事迹材料。2、确定学院推荐人选。学生会汇总各班提名,召开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二至四名教师作为学院推荐人选。3、产生候选人。学生会将推荐人选上报评委会,由审查确定“感动学生十大优秀教师”候选人一名并予以公示。(三)复评阶段(2008年5月至2008年6月)1、网上评票。公示结束后,宣委会将“感动学生十大优秀”优秀候选人通过画册、横幅、宣传栏、网络、广播台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全院学生网上投票。2、评委会评定。评委会结合投票结果,确定信息学院首届“感动学生十大优秀教师”并予以公示。(四)总结表彰阶段(2008年9月)1、举行颁奖大会,对获奖教师进行隆重表彰,获奖者将被授予信息学院首届“感动学生十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颁发证书和纪念匾牌。2、编印有关图文、音像资料。大力宣传获奖教师的先进事迹使老师学有榜样,追有目标,促进我院师德建设。八、工作要求1、希各班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依照要求,精心筹备认真组织,及时上报相关材料,确保评选活动顺利进行。2、感动人物事迹材料要突破一般事迹简介平铺直叙的手法,要注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注重情节生动,文字处理优美。要用事实说话,不可虚构,要突出事迹的感染力的震撼力,字数要控制在2000字左右。3、除文字材料外,须附推荐人选二张不同时期的五寸彩色生活照片和两张二寸彩色照片。照片的选取要富有修改化,符合感动事迹的风格。照片以JPEG格式上交,单张照片像素在800*600,大小在500K以上。4、请各班将“感动学生十大优秀教师”推荐表、事迹材料、照片等于2008年4月12日下午18:00前上交班级信箱,电子文档压缩打包后发送至:xxxybanjiguanli2008@126.com.5、本活动解释权归学生会所有。信息学院学生会2008年3月29日第二篇:“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方案××中学2010年“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感动是情感的共鸣,是心灵的震撼,是精神的升华。校园在感动中发展,精神在感动中升华,我们在感动中成长!我校通过开展“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发现感动、传递感动、共享感动,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股弘扬正气、歌颂真情、倡导真善美的热潮。充分展示我校先进教师的风采,弘扬敬业钻研、创新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高尚师德师风;用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感动学生,用身边的榜样打动学生。从而引导全体师生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学会关爱校园、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营造高雅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二、评选对象本次评选以校园师生、员工为主要对象,同时包括关心、支持、资助教育的爱心人士等。三、评选标准教职员工:1、个人的经历或行为符合国家、社会的教育导向,彰显社会公德,弘扬社会正气,具有榜样性、示范性。2、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爱岗敬业,成

书生****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