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感统教案1 第一篇:感统教案1感统教案儿童姓名:出生日期:05.10性别:课时:12次主要表现:本体觉和前庭觉发展缓慢,胆小,语言发育延迟,好动不安,不合群。内容:一:平衡台练习二:走独木桥三:蹦床四:羊角球五:过桥投篮六:抢园登七:小青蛙八:大龙球九:小小搬运工十:眼光隧道十一:平衡高手十二:滑板车课程设置:一、平衡台练习目的:促进平衡能力,增强眼脚的协调能力,身体的控制能力。过程:1、让孩子站在平衡态的中间,从中间上,右脚先上左脚再上2、孩子站在上边,手脚放平,放松,做上下自由的摆动,或者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3、有节奏的摇晃,速度可以由慢到快,看孩子的反应来定。活动延伸:可以让孩子坐在上边进行摇摆,也可以让孩子趴在上边晃动。注意:如果孩子胆子小不敢上的话,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看别的人是怎么做的,上去后家长或者老师要拉住孩子的手,等孩子能自己平稳后逐渐把手脱离孩子。二、走独木桥目的:提高孩子的触觉感和敏感性。过程:1、让孩子两脚平行立于独木桥的一端,两手打开成小飞机样。2、右脚先上独木桥,左脚踩在右脚的前面,形成右脚脚尖抵左脚脚跟的姿势,两脚交替向前进行。3、下来后把前边的球,拿回去给家长。延伸活动:可以安排障碍给孩子想办法过去,也可以让孩子再返回去。注意:两手打开时,家长或者老师要在孩子的身边保护好,要不孩子会再晃动的时候摔下来。三、跳跳床目的:训练孩子的平衡感,前庭觉刺激,重力不稳和运动不足,抑制过敏信息。过程:1、教师先做示范,孩子模仿老师上去。2、让孩子再跳蹦床上双脚合拢蹦跳,跳起来是膝盖弯曲。3、孩子原地双手交叉,垂直向上跳。4、加大摆臂幅度的练习,让孩子在床上自由跳跃。活动延伸:在跳跃的同事,老师或者家长可以在孩子的头上方摆动东西,让孩子跳跃时能订到物体,如:气球、动物头像。注意:孩子再跳跃时很不平稳,很容易跳跃下来,家长,或者老师应该维护好宝宝进行跳跃。四、长长的耳朵目的:发展孩子的协调性,增强孩子的四肢肌肉发展,发展孩子的关注力和注意力。过程:1、教师用故事引出小兔子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然后拿出羊角球给宝宝看。有两只长长的耳朵。2、教师介绍羊角球的用途和玩法,让孩子坐在羊角球上,双手抓住两只耳朵,像小兔子一样跳。3、保持身体平衡,尽量用力把球压扁,在借助球的弹性进行原地跳跃,原地可以跳跃后可以进行前后左右的跳跃。活动延伸:让家长和宝宝一起进行比赛,看看谁先到终点。注意:要注意孩子再跳跃时和孩子撞到一起。五、灌篮高手目的:训练孩子的平衡力和稳定性,手眼协调能力,注意力不集中,集体感。过程:1、老师问宝宝在家里的时候有没有看篮球比赛,在和宝宝们一起讨论时怎么样投篮的。2、寻求宝宝的好奇心,让宝宝看老师是怎么弄的。3、老师摆两块放有长棒的方砖,上边有圈。4、让孩子看老师怎么做,再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把球拿到手上,和宝宝一起进行比赛投球。看看谁投球的次数多和准。活动延伸:可以让宝宝过小桥进行投球,在小桥上家长和老师面对的用手撑起拱形桥,可以让宝宝钻着走过去,以增强游戏的乐趣。老师可以安排几个投球的指定点。注意:孩子如果胆小的时候,家长要鼓励宝宝勇敢的走过去。六、抢圆凳目的:培养孩子的集体感,手眼协调能力,空间感,节奏感。过程:1、老师把圆凳放在教室的中间。2、老师说明游戏规则3、请助教老师放音乐,老师说明。如果音乐停止孩子就要和老师一起去抢凳子坐下,音乐开始老师就和宝宝一起自由的走动。4、重复以前的动作。活动延伸:可以和孩子一起来进行比赛,看谁能做到最后。注意:在游戏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活动量,尽量动静结合,要避免宝宝间的碰撞以及争抢时摔跤。七、小青蛙目的:1、让宝宝熟悉往前跳,发展腿部肌肉的力量。2、提升宝宝的运动规划能力,大动作笨拙。3、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孤僻,身体不协调。过程:1、用故事的方法引出小青蛙跳。介绍小青蛙的形状,引导宝宝的对青蛙的认知。2、和宝宝一起学小青蛙跳的动作,看谁跳得高。3、跟宝宝到大荷叶上休息,完了和宝宝一起捉害虫注意延伸:可以把海洋球放地上,让宝宝去吃,打吃到的东西拿给家长。注意:要求宝宝动作规范,不推不抢。八、玩转大龙球目的:1、加强触觉刺激。2、放松肌肉及性情3、强化部位触觉和大脑协调能力。4、易紧张,胆小,不敢表现。过程:1、老师做示范,孩子进行观察。2、孩子再老师的帮助下趴于球上,在球上时手脚垂直放平,老师抓住脚或者腰部进行前后左右的转动。3、让孩子平躺在地上,老师用球从孩子的脚开始,旋转而上,用小手臂压于球上弹动。4、俯卧大龙球上抓东西,仰卧大龙球上抓东西。动作延伸:可以和家长一起来进行游戏,家长和孩子面对面的站好,孩子把球放于孩子和家长的中间,让他们夹住球往前走。注意:老师的脚,一前一后的站立,前脚放于大龙球的下面,一手扶孩子的腰,一手扶球,前后左右的旋转,一般老师的手要扶孩

一条****杉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