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慎独教育文档(五篇材料) 第一篇:慎独教育文档慎独教育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纪律约束下,大多数学生在学校都能够遵守纪律,讲究社会公德,是名副其实的好学生,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现象:有许多学生人前一种形象,人后却是另一种作风。举一个共性的例子,很多学生,特别是女生,在参加学校或是班集体劳动中,表现的特别积极,勤劳,吃苦,不怕脏,不怕累。而回到家中,甚至于连“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之类的家务活都不愿意干。还有一些学生,当老师在场时,各方面表现的非常令老师满意,讲礼貌,懂人情,言谈举止高雅得体,而老师离开以后,这些学生的表现肆无忌惮令人痛心。这样的学生并非完全置道德于不顾,他们是缺乏自觉的道德意识,有人在场,他们遵守道德,那是他们害怕舆论谴责,道德对他们的约束力仅仅是外在舆论;无人在场,干什么坏事似乎心存侥幸,又似乎心安理得,那是因为外在的约束力已经不存在了。不久前一位心理学教授做了一个试验:事先在礼堂内隐藏几部录音机,然后老师领着100多名中学生进来坐下,礼堂里十分安静。当所有的老师借故离开后,礼堂里马上沸腾起来。十分钟之后,老师们返回礼堂,拿出录音机,将刚刚录下的内容放出来,所有的人、包括全体学生都大吃一惊:录音机里充斥着不堪入耳的脏话、粗话!这些丑陋的语言就出自自己之口!这个例子不是说中学生品德有多坏,但至少说明中学生缺乏基本的自我约束能力。那么,我们中学生如何才能在人前、人后都能自觉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呢?这就是所谓的,我们要达到一种“慎独”的境界。.一、何谓“慎独”?“慎独”一词最早出自《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慎其独”的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东汉人郑玄曾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今天,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举止行为也要谨慎不苟”。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引用了该词并赋予新意,他指出:对于认真进行道德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总而言之,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和法律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二、“慎独”的基本特征(一)、“慎独”具有愉悦性。“慎独”对于个体来说,不是依靠强迫命令,却是心甘情愿的行为,它不使人感受到一种约束与限制,也不是一种奉献与牺牲,更不让人感受到痛苦,反而使人才从道德修养的不断完善中获得极大的兴奋、满足和喜悦。(二)、“慎独”凭借坚定的信念。“慎独”是凭借自己的理性,依靠内心的信念做出选择而付诸行为的过程。只有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才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人民、人类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不会从个人得失的角度去害怕外在力量规范个人行为。(三)、“慎独”具有显著的独立性。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让学生当着老师和集体的面,做到行为端正是容易的。但是,他在无人过问、无人知晓,失去任何外力约束的情况下,做到行为端正就难了。正因为这个“艰难”,才能依靠“慎独”。在“不睹”、“不闻”、“莫见”、“莫显”的独处情况下,青少年才更应注意检点自己、监督自己、控制自己、把握自己,使良心成为一个人思想和行为的警觉的捍卫者。在独处一个人时,也能学会用周围的人的眼光看待自己,也为自己不道德的行为而对自己感到羞愧。只有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以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我们的社会中涌现出来的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高尚行为就是“慎独”的典型表现。(四)、“慎独”具有自主性。“慎独”强调道德自主性,它使青少年从被教育者变为教育自己,它从每天教师口中“你应当”这个重复了千百万次的话变为青少年行为上的“我应当”。这种自主性表现为我想如何、我要如何,并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去做什么,为崇高理想而执著追求。三、“慎独”的重要性“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

努力****元恺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