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54例报告 第一篇: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54例报告【关键词】异物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危急症,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更多见[1]。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相对少见。我科1994~2005年共收治54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4例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男38例,女16例,年龄18~79岁;就诊时间2h~3个月。异物部位:声门下异物5例(均为义齿),气管异物8例;右支气管异物24例,左支气管异物17例。异物种类:义齿、牙齿类5例,气管套管内套管8例,大头针、铁钉类13例,大蒜瓣、胡萝卜块类17例,桂圆类11例。1.2临床表现54例患者中32例提供明确异物吸入呛咳病史,22例就诊于其他科室,在行胸部ct、胸部x线片等检查时偶然发现支气管内有金属类异物。症状:阵发性咳喘17例,胸闷、憋气20例,ⅰ度喉梗阻3例,胸痛9例,肺部感染15例,无症状者15例。听诊:声门下异物、气管异物双侧呼吸音差异无显著性,8例可闻及哮鸣音。41例支气管异物中,患侧呼吸音明显减弱5例,稍显减弱18例,其余18例双侧呼吸音差异无显著性。x线检查(胸部正、侧位片、肺ct、胸透)阳性表现51例。1.3治疗方法54例中3例大蒜类支气管异物患者住院后行患侧卧位,自行咳出。8例气管套管内套管类气管异物患者,在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监测下,给予基础麻醉,1%地卡因行原气管切开口气管内黏膜表面麻醉2~3次,由原气管切开口置入纤维喉镜,明视下由原气管切开口伸入异物钳,顺着内套管的弧度钳取出。其余43例均应用氯胺酮和γ-羟丁酸钠静脉复合麻醉,术中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24例支气管异物均于全麻成功后直接喉镜下导入支气管,首先检查健侧支气管,吸净分泌物,然后进入患侧支气管,仔细吸净分泌物,发现异物后认真观察异物嵌顿情况、周围黏膜的情况及有无缝隙、缝隙的方向,然后选用合适的异物钳钳取。术中5例桂圆类异物因进入段以下支气管,支气管镜下无法取出,其中6例于纤维支气管镜下钳取成功;3例开胸取出,2例声门下异物,全麻成功支撑喉镜暴露声门,给予高频通气,结合x线检查结果,钳取异物。术后应用抗生素,雾化吸入治疗,预防控制感染和喉水肿,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术中明显喉水肿5例,行气管切开术,术后2~3天堵管,5~7天后拔管出院。术后气胸2例,均经保守治疗7~14天痊愈出院。2例术后死亡,其中1例术后并发脑出血死亡,另1例术后当晚呼吸、心脏骤停,给予心肺脑复苏无效死亡。讨论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相对少见,分析我科收治的54例病例,其特点为:(1)相对于儿童,误诊率较低,但仍有一定的漏诊率及误诊率。其中8例无明确的异物吸入呛咳史。4例为外伤患者,在急诊行常规胸片检查时,发现气管内有牙齿类异物。5例因咳嗽、气促按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收入呼吸科,行肺ct、胸片检查发现支气管内异物,病史最长者3个月。1例主诉误咽义齿2天,行胸部正侧位x线检查发现声门下异物。(2)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症状,体征均不如儿童明显。有研究提示,没有明确的异物病史,体格检查、x线检查阴性均不能排除气管、支气管异物、气管镜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治疗不但重要,而且特别有效[2]。(3)9例气管切开需长期带管患者,因未定期更换气管套管,使内套管老化、腐蚀而脱落于气管内。(4)13例大头针、铁钉类异物患者,均为作业时,口含该类异物而误吸所致。(5)17例大蒜瓣、胡萝卜块异物患者,6例为脑梗死患者,1例为向口内扔食大蒜瓣而误吸。11例因食用桂圆时呛入气管中。第二篇:气管异物教案教学设计方案—《学前儿童卫生学》之婴幼儿气管异物的处理教师:陈奕专业:学前教育单位:邻水县职业中学一、设计意图从学情上来看,中职的学生的学习在做中学,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我在活动设计中,也尽量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社会需要来看,我专业一部分学生毕业选择参与工作,她们可能进入到幼儿园或者早教机构,面对的可能是3岁以前的婴幼儿。因此,教会她们了解并运用一些针对更低年龄阶段的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教学方法(一)教学手段:讲解法、多媒体演示法、操作法、情景模拟法(二)教学方式:“教学做”合一(三)教学时长:40分钟三、活动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婴幼儿发生气管异物的症状、掌握气管异物的理论操作方法(二)技能目标:掌握气管异物基本处理技能(三)情感目标: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救护意识四、活动准备PPT课件、婴儿玩偶5个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气管异物基本处理方法教学难点:紧急救护的意识六、活动过程导入部分情景导入:播放新闻片断,一小孩因气管异物两分钟后,脸色发紫,呼吸微弱,若未能及时送医取出,可能导致窒息死亡。(设计意图:通过真实事件,激发学生学习急救知识的兴趣,同时引出接下来的学习

含平****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