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我的家乡水.docx / 文档详情
我的家乡水.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3.1万字
约54页
0
4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的家乡水.docx

我的家乡水.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的家乡水

第一篇:我的家乡水我的家乡水我的家乡在兰州,她是九曲黄河惟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使得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古城别开生面。城因水而灵动,秀丽丰腴,超凡脱尘,清洌圣洁。这条母亲河也世代哺育了朴实的兰州人。在黄河流域的诸多城市中,很少有像兰州这样亲昵黄河,凭藉黄河风水得益,力挽黄河激越生命,摄取黄河的气质涵育城市品位,运用黄河的宠幸大做开发文章,尽展一段黄河的风流。兰州市的地形像甘肃省一样南北狭窄而东西颀长。黄河自东南向西北由青海流入甘肃后,恰好构成有些朝西北倾斜的“几”字,犹如匆草急就的一笔,然后继续朝北向宁夏回族自治区奔去。黄河在甘肃境内蜿蜒100多公里,绝大部分就在兰州市的面积之内。兰州市的城区两面临山,地势也是狭长。黄河从中穿越,把这块带状盆地划割为南北两片,尤其在城区中心,河床笔直舒展,水流平缓、欢畅而过。城建傍山依水,桥梁跨河挟山,鳞次栉比的高楼大都拥立平川,也有不少坐落在因地壳上升、河水下切而形成的多级“坪”上,海拔高低相差数十米,融平原、山城特色于一炉,因地制宜,规划得体,纵横有序,错落有致,两种类型城市的风韵兼得。黄河兰州段全长152公里,其中流经市区45公里,为兰州提供了主要的生产、生活用水。兰州市域内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入境水资源丰富,贯穿市域的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的入流量达337亿立方米,且水量稳定,各季不封冻,含沙量也较小。目前兰州市城区日供水能力为166万立方米,实际日供水为75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90%,地下水占10%。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1500万千瓦,现已建成的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大峡水电站与邻近地区的其它水电站构成我国最大的水力发电中心之一。黄河兰州段沿岸工业集中,人口稠密,尽管水质尚好,但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染叠加,排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遏制。2004年,兰州市共排放废水16678万吨,其中工业及三产废水10271万吨,占废水排放量的61.58%(重点源工业废水排放量4009.1万吨,占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86.12%);生活污水6407万吨,占废水排放量的38.42%。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为:化学需氧量26751.9吨,氨氮2893.1吨,石油类206.7吨,挥发酚1.09吨,氰化物0.38吨。黄河兰州段共设5个地表水监溯断面,即扶河桥(对照点)、湟水桥、新城桥、包兰桥和什川桥,其中扶河桥、包兰桥、什川桥为国控断面,新城桥、湟水桥为省控断面。监测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黄河兰州段按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1黄河兰州段水质现状:黄河是兰州、白银两市生活、生产、工业用水的唯一水源,随着流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排入黄河水系的废污水量急剧增加,该河段由于取水及排污系统建设不尽合理,城市污水处理和排水管道设施建设又滞后于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下水管网存在着使用年限久,城市管道管径偏小,管网分布不均,排污能力低下状况,加之污水厂与管网不配套,每天约80万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黄河,致使黄河水质污染仍呈加重趋势,据近三年来监测资料统计表明,该干流河段六个常规监测断面(小川、新城桥、中山桥、包兰桥、四龙口、五佛寺)中,年平均值仅有小川一个断面一直保持在Ⅰ-Ⅱ类水质,其余断面均为Ⅱ-Ⅲ类水质,枯水期或个别月份还有超Ⅲ类现象,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等,污染断面以包兰桥为重,其次为中山桥、四龙口、五佛寺。总体来讲,黄河水质未有明显改观,从2005年监测数据显示,且有加重趋势,加之该河段时有水污染突发性事件发生(三年来不完全统计约为7次),水环境质量令人堪忧。黄河上游水资源短缺和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目前兰州市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742立方米,而全世界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7000立方米,全国为2250立方米,可以看出,兰州市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和国家水资源利用平均线。2.黄河环境污染原因:(1)流域内一些大中城市均傍河而立,一些大的工矿企业也多分布在河流沿岸。90年代初,流域内城镇人口2000万,其中2/3以上集中在这些城市和工矿区。它们多以河水为供水水源,同时又将废污水、废弃物排入河道或沿岸堆放,势必对河流水环境造成巨大危害。而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又十分匮乏,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水环境容量非常有限,极易遭受污染破坏。(2)流域内工业生长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原材料消耗大,万元产值废污水排放量80年代平均为430吨以上,呒0年代初虽有较大幅度下降,但按1980年可比价格计算仍在220吨左右,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值高处1/3。同时,废污水处理率不高,80年代初不足20%,目前还不到50%,均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这就加重了水环境的点源污染。(3)农业生产方面,农药、化肥施用量过大,加之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我的家乡水

文档大小:4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