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我读老子.docx / 文档详情
我读老子.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万字
约35页
0
3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读老子.docx

我读老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读老子

第一篇:我读老子我读老子(财务一班,李响11060334)前一段时间我们语文课上学习了《道德经》,那时老子毕生所著,是他思想的结晶,读老子就是读道德经。他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观的基本思想。老子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由于道是再不断变化的,所以它产生的人,天,地,也是不断变化的。那就要求我们适应环境,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必须得努力去适应,而不能让环境适应你。否则你就会被淘汰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一个开阔的胸襟,能知足,虽然在今天看了这种观点已经不适宜现代化的建设,但这充分反映了老子作为道家创始人的无为心境。这种敢于舍弃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为什么那些有着无私精神得到人做起事来总是散发着朝气和无穷的力量呢,因为他们心中的状态符合老子所说的万物本源的“道”所以人生要成功,必须要把道的特性变成自己的一种本质,永远想到自己所做的比自己想得到的多得多,那么你离成功就不远了!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子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最重要的是明确真正的对手是谁,要战胜的是谁,最后胜利的法宝却是“不争而善胜”这就是我读老子,度道德经的读后感,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第二篇:我读《老子》我读《老子》我读《老子》摘要:老子五千言,流传两千多年,据说是世界上仅次于《圣经》发行量的一部人类文化典籍。之所以有这样历久弥新的翻译量、印刷量和阅读量,其根本在于它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恒常思辨、警醒和“淬火”作用。人类历史总有许多疯狂的时代,要么是战乱频繁期,要么是急剧上升期,要么是引颈转型期,这时都需要听听老子不冷不热、不愠不火、不疾不厉、不狂不躁的言说。关键字:老子思想原则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老子》自古以来就有“哲学诗”的美誉,其用类似诗歌的笔法论哲理,读来令人赏心悦目,在细细品味中慢慢领悟其哲学真谛。《老子》第二十五章提示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条贯穿着天地人的在法则,这条在法则也是贯穿全书的老子哲学思想的主线,顺着这条主线铺展开来的核心词汇又是:“无为而不为”和“因循为用”――具体而扼要地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而形成老子哲学的主旨,即:对待一切事物,总要明了它们发展变化的规律。认识了规律,循规律行事,就合乎道,便没有办不了的事,可以“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我读老子

文档大小:3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