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我读论语(五篇).docx / 文档详情
我读论语(五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9万字
约33页
0
3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读论语(五篇).docx

我读论语(五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读论语(五篇)

第一篇:我读论语我读《论语》一小撮文学艺术学院09汉文2班李玲20090409406.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在抵御齐国的战役中,右翼的军队溃退了),他走在最后,掩护全军,将进城门,便鞭打着马匹,一面说道:‘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匹不肯快走的缘故。’”解读:孟之反是鲁国的大夫,在齐国和鲁国的交战中,鲁国军队溃败,他走在最后护卫。将进城门的时候,他说不是自己敢于走在最后,是马不肯快走。无疑,孔子赞赏孟之反,说他不夸耀自己。诚然,我们知道,在“孔门四学”里,德行居首,谦虚并且仁义,自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推崇的美德。中国自称是世界上的礼仪之邦,做人做事遵照孔子的教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怕也是谦逊的表现:大家都不喜欢骄傲自满的人,所以哪怕你心里骄傲,表面也得谦虚,这样又有了一个词——韬光养晦。隐其锋,避其芒,能忍则忍,小不忍则乱大谋,成就了不少谋略家。由此我们想到,咱们国人热心并擅长于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争斗(看看《左传》与《战国策》就知道了),是否同我们的谋略自古以来就特别发达有关呢?我们想一想:韬光养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赢得人生的悲喜剧,梦工厂的胜利?到这里,我们再回到孟之反的问题上。他沉默着逃亡一路,快进城门了,喊出为圣人称道的一句话,这样我们还能说他不夸耀吗?虽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但我觉得对待模范就要苛刻,不然原则就站不稳了。没有孟之反最后那一句话,《论语》怕就要少一条了。我因此得出一个结论:没有沉默的英雄。孟之反成功了,他虽兵败尤荣于史册,可是矛盾出来了。到底是不夸耀还是韬光养晦?人嘛,没有什么理由活得那么复杂。6.16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译文:孔子说:“假使没有祝鮀的口才,而仅有宋朝的美丽,在今天的社会里怕不易避免祸害了。”解读:“孔门四学”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里孔子强调的是言语。春秋时期,辞令学问获得大发展,大繁荣,以至到了战国,出了不少纵横家,他们靠的是机智与口才。今天我们去读《左传》,读《战国策》,会情不自禁地为古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言语,在当今社会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的能力。能力很重要,我们所做的任何事似乎都是在培养某方面的能力。说句不该说的话,我上大学一年多了,学习能力下降不少,连跑步的速度都慢了许多,每天浑浑噩噩,早晨背一书包书出去,晚上回来倒掉,换上另一包。过完一个星期,除了要添一支笔几张纸,其他一切照旧。这样我的大学便是无数个小周期了,可恨的是,他们居然还是差不离的小周期。四年的风华正茂,理应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悲哀啊,这日子!再来说“言语”与“美貌”。如果说言语是一个人能力的写照的话,那美貌无疑就是外表了。外表固然重要,还有“印象”一次为它证明,但如果没有能力,也只能充当花瓶。这话不中听,然而只要你是在道义的路上走,你就会发现这是事实。花瓶,也就是放在桌子上,里面插了花,还有人看一看,忘了本分,便只能坠落于泥土中了。6.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译文:孔子说:“谁能够走出屋外不从房门经过?为什么没有人从我这条路上行走呢?”解读:孔子是古代圣人,鲁迅是当今文豪,相隔几千年,话还能说拢:鲁迅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孔子说,“何莫由斯道也”,为什么没有人从我这条路上行走呢?这样我们就可以想到,鲁迅探索出一条道路,后人跟了上来,便有了一条真正的阳光大道;或许这条路是别人开辟出来的,鲁迅毫不犹豫地踏上去,再继续前进。那孔子是什么情况?勿容置疑,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儒学道路上的先行者,前无古人。孔子是伟大的,也是寂寞的,没有同伴,而后人,过了很久才赶上来。终其一生,孔子一个人在走。再来看看,“谁能出不由户”,谁能够走出屋外不从房门经过?没有。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才能:若想到达目的地,必须要找一个途径,学习,你要打好基础,才能有质的飞跃,走在我所走的路上。这样,探索也有了,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很有指导意义。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解读:我在高中的时候读过一篇文章,叫《闻香识人》。这里的“香”,不是气味,是品质,是修养。龚自珍的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便道出了“香”的含义:它不依附于实物,“形灭而神存”,游离于体外,却是形体存在的一切意义。又有一句话,叫“文如其人”。孔子这里就是借文说人。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很少喜欢满篇裸露的大白话,认为它俗,也就是粗野,这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特点,乐于“言有尽而意无穷”,最爱含蓄、朦胧;也不喜欢满篇华丽词藻,美的东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我读论语(五篇)

文档大小:3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