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摩擦力教案精编.docx / 文档详情
摩擦力教案精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3万字
约43页
0
3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摩擦力教案精编.docx

摩擦力教案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摩擦力教案

第一篇:摩擦力教案摩擦力教案讲课内容:《摩擦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2)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3)掌握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摩擦力,掌握判定滑动摩擦力方向的方法。4)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1)注重实验探究方案设计的思考与改善。2)通过参与实验探究能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探究中获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能与同学互相协作。教学重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f=μN。教学难点:设计探究方案,对实验数据的数据处理;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教具准备:波珠子、塑料筷子,木筷子、烧杯、啤酒瓶、洗衣粉、带有定滑轮的平板一块、测力计、毛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学生实验1:把波珠子放在烧杯里,请学生先用塑料筷子尝试把波珠子夹起,再用木筷子夹波珠子。学生实验2:在手上沾些洗衣粉水,握住瓶颈部分(图中覆盖部分)向上提,提不起来;再将瓶子擦干净,用毛巾覆盖在瓶颈部分,拿着毛巾向上提瓶,瓶很容易提起。通过两次实验对比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1.动摩擦力从学生实验中引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作用点和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且跟物体的相对滑动方向相反学生实验:在玻璃板上铺上毛巾测力计拉木块使它也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读数。然后把木块放在玻璃板上,用测力计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在木块上加上钩码,用测力计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读数,试分析数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跟什么因素有关。教师讲解: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两物体间的正压力N成正比,有公式:F=μN。μ是动摩擦因数,由摩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2.静摩擦力演示实验1:推讲台而讲台不动,引导学生得出静摩擦力的概念从实验1引导学生得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不光滑,有压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演示实验2:当定滑轮的绳子下端悬挂50g砝码时,物块保持静止状态。提出问题:物块静止,它受板的静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你是根据什么原理判断的?当悬挂的砝码增加到100g时,物块仍保持静止状态。提出问题:物块此时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如何变化?设想一下,如果将砝码B摘去,静摩擦力又将如何变化?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一般静摩擦力的大小没有一个确定的值,类似上述情况,当物块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拉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跟拉力的方向相反,或者说跟物体间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明确: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相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着静摩擦力的作用,则并不一定处于最大静摩擦状态,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使物体将要开始运动所需的推力。练习小结:作业:板书设计1.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表面粗糙,有弹力,发生相对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2.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表面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大小:0~fm第二篇:摩擦力教案摩擦力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2)了解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3)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4)知道摩擦力的利与弊。(5)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哪些是益摩擦?哪些是有害摩擦力?并能解释常见的现象。(6)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的存在。(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信息的能力(3)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具体问题.(2)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设计思路摩擦力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教学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观察来主动探究归纳,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主动设计实验,通过归纳和总结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从而知道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并且能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器材教师:一杯米、筷子学生:长方体木块以及细线每两人一套、弹簧测力计每两人一只、毛巾、棉布、砝码、圆珠笔心要能够满足一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摩擦力教案精编

文档大小:3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