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放射报告 第一篇:放射报告辐射防护和安全年度评估报告为贯彻科学发展观,保障本校教学科研与临床疾病诊断中安全高效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保障全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与环境安全,依据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三十条和国家环保总局《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办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我们编制了本报告。一、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本校使用Ⅴ类放射源和三类射线装置进行核仪器示教与疾病放射诊断活动。有两个丙级放射工作场所,一个是校医院放射科,利用三类射线装置—F52-8C程控500mA遥控医用诊断X射线机进行疾病诊断;另一个是北楼一层核医学教研室,采用放射源与非密封放射性物质进行基础核医学教学。放射源为137Cs源,放射性活度为7.4×103Bq,属于Ⅴ类放射源,用于放射性探测仪器示范教学;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为含125I标记抗原的放射免疫试剂盒与3H标记的脱氧胸腺嘧啶核苷(3H-TdR),125I与3H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别为2.4×103Bq、8.1×102Bq。前者主要让本专科生熟悉放免法测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的步骤;后者用于研究生教学和教师科研活动,以3H-TdR示踪进行放射自显影实验可检测正常及病理条件下或由环境毒素(包括射线)所致机体损伤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或癌变细胞及各种人工培养细胞株的DNA合成情况,根据不同人细胞DNA合成情况结合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微核分析,可区分不同人种或不同个体的放化疗敏感性。全年使用125I8.88×104Bq、3H-TdR4.44×104Bq。二、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运行良好为加强放射工作区与放射源的安全监管,本校核医学教研室设专人24小时值班,并在2006年底将北楼一层东侧的放射工作区大门由栅栏式防盗门改为全封闭式防盗门;针对137Cs源储存室原来只有木版门和一把小铁锁不符合放射源防盗要求的实际情况,专门加装了全封闭式防盗门,该门钥匙由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与核医学教研室主任分别掌握。在储存室正对面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并将其接入校保卫处的安全监控网络,做到24小时不间断监控。本年度这些设施均正常运行。为保护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我们在137Cs储源室门与放射科大门均设置了电离辐射警示标志,2006年本校核医学教研室购置了R200型个人剂量计(基本做到每人一支)、RM——905a型放射性核素活度计、BH3103-B型X-γ剂量率分别用于监测个人受照剂量、放射性液体物质活度、放射源储存室内外及医院X线诊断机机房与候诊区的空气剂量率,进行经常性的辐射防护监测。加上原有用于测量αβ射线活度的αβ表面沾污仪本校的辐射防护监测仪器均能正常运行,基本满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七条第三款要求。另外,核医学教研室在北楼东侧建有容积为48m3的二级废水储存池,用于存放长寿命的3H放射性废液。同时教研室设有废物存放室存放实验产生的少量固体放射性废物。这些措施有效减小了放射性废物可能对环境和公众的辐射危害。校医院放射科X线摄影透视隔室操作,机房四周墙体由24cm实心砖砌成,暗室和控制室均加2mm厚铅板防护。主屏蔽墙和天花板均进行了加厚加固处理,达到2mm铅当量厚度。观察窗用2mm铅当量厚度的铅玻璃,门由铅板构成,能屏蔽该机发射的最大能量X线,实现了对医技人员的最有效防护。机房设有安全连锁装置和指示灯,以免医技人员在机房受照。同时在进行X线放射诊断时,给受检者配带铅围脖、铅围裙和铅玻璃眼镜,使其非检查部位不受照射,尽可能减小X线对受检者的辐射危害。三、建立了完善的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制度为保障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校成立了张学军校长任组长、分管安全及教学工作的副书记、副校长分别任副组长,包括保卫处、设备处、校医院和核医学教研室负责同志在内的放射源安全领导组,统管全校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同时依托核医学教研室成立本校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监测小组,负责对本校放射工作区及所在建筑物周边环境30米内的环境放射性水平的定期监测,并制定了安徽医科大学环境放射性监测方案,由核医学教研室具体实施。同时核医学教研室制定了放射工作区安全与卫生防护制度、放射性药品试剂安全防护措施、放射性废物处理制度、同位素的储存和保管制度、放射自显影操作规程、安徽医科大学放射性制剂购买使用管理制度,校医院制定了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及校医院环境放射性监测方案、X射线诊断机使用维护管理规定等一整套的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全校教学、科研与医疗活动中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行为,至目前为止,全校没有发生放射源丢失、放射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医护人员和患者过量或意外受照事故,保障了全校教学、科研与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校内各放射工作区及其室外环境放射性水平如下表:表1、本校放射工作区及环境X-γ

飞飙****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